北京市4社区0~6岁流动儿童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被引:13
作者
徐韬 [1 ]
张瑞 [2 ]
梁艺 [3 ]
宫丽敏 [1 ]
王惠珊 [1 ]
机构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2] 北京市朝阳区妇幼保健中心
[3] 中华女子学院
关键词
伤害; 流动儿童; 疾病负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81.3 [流行病学各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为了解北京市0~6岁流动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现状,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市流动人口集中的4个社区,对在社区居住的非京籍0~6岁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社区居住的京籍0~6岁儿童的家长进行调查,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调查内容包括儿童意外伤害知识态度和行为、儿童意外伤害发生情况等。【结果】流动儿童非致死性意外伤害发生率为11.9%,常住儿童为12.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9,P=0.730)。流动儿童交通伤害、锐器伤、烧烫伤、动物咬伤以及意外窒息的发生率高于常住儿童。流动儿童的伤害40.5%发生在家中,26.2%发生在休闲活动场所,33.3%发生在道路或其它公共场所;常住儿童的伤害92.3%都发生在家中。流动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休息时间、平均医疗费用均多于常住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北京市流动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具有特定的流行病学特点,伤害造成的疾病负担高于常住儿童。要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减少由意外伤害所导致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引用
收藏
页码:704 / 70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学龄前儿童气质特征与多发伤害的队列研究[J]. 徐叶清,张安慧,严双琴,罗燕,陶芳标.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9 (03)
[2]   北京市海淀区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分析 [J].
翟蕾 ;
黄娜 .
中国学校卫生, 2008, (07) :590-591
[3]   城市流动儿童看护人的儿童保健认知现状调查 [J].
黄爱群 ;
潘晓平 ;
叶健莉 .
现代预防医学, 2007, (22) :4322-4323+4326
[4]   北京市儿童青少年伤害流行病学调查 [J].
曾光 ;
耿玉田 ;
荆瑞巍 ;
李晓沪 ;
曲书泉 ;
李兰萍 ;
郝爱华 ;
袁敏 ;
Michael Linnan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6, (12) :1024-1028
[5]   深圳市0~6岁儿童伤害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附视频 [J].
王虹 ;
刘一心 ;
林艳 ;
刘筱娴 ;
刘映红 ;
廖九中 ;
张绍强 .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6, (01) :27-29
[6]   流动儿童健康问题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J].
严征 ;
李鲁 .
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 2005, (04) :170-174
[7]   北京市城市和农村地区儿童意外伤害现况及影响因素比较 [J].
时颖 ;
焦淑芳 ;
谢瑾 ;
王瑜 ;
尹香君 .
疾病控制杂志, 2004, (06) :588-590
[8]   中国人群1991~2000年伤害死亡的流行趋势和疾病负担 [J].
杨功焕 ;
周脉耕 ;
黄正京 ;
王黎君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 (03) :15-20
[9]  
伤害流行病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王声湧, 2003
[10]  
Urban‐Rural Disparities in Injury Mortality in China, 2006[J] . GuoqingHu,Susan P.Baker,Timothy D.Baker.The Journal of Rural Health . 20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