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光效育种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26
作者
蔡耀辉 [1 ]
李永辉 [1 ]
邱箭 [2 ]
颜龙安 [1 ]
詹国兴 [3 ]
毛凌华 [1 ]
颜满莲 [1 ]
机构
[1]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2] 江西省萍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3] 江西省邓家埠水稻原种场
关键词
水稻; 高光效育种; 问题; 展望;
D O I
10.19386/j.cnki.jxnyxb.2009.12.008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高光效育种的提出着手,综述了水稻高光效育种的概念、遗传机制及途径,讨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水稻高光效育种的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29+56 +5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水稻T-DNA插入突变体库中Rubisco抗氧化胁迫株系的筛选 [J].
周玮 ;
刘文真 ;
张荣铣 ;
李瑞 ;
钟亮 ;
孙宗修 ;
陆巍 .
作物学报, 2007, (12) :2063-2066
[2]   共转化法获得无筛选标记的转PEPC、PPDK基因水稻恢复系纯合体 [J].
袁定阳 ;
段美娟 ;
谭炎宁 ;
易自力 ;
袁隆平 ;
辛世文 .
杂交水稻, 2007, (02) :57-63
[3]   玉米高光效基因PPDK在籼稻IR64中的整合及其与光合作用相关的特性分析 [J].
张建福 ;
Swapan KDatta ;
王国英 ;
谢华安 .
分子植物育种, 2006, (06) :797-804
[4]   转C4光合基因水稻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J].
李霞 ;
焦德茂 .
分子植物育种, 2005, (04) :550-556
[5]   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株系JAAS45的选育路径与技术 [J].
李霞 ;
高东迎 ;
迟伟 ;
张云华 ;
周月兰 ;
焦德茂 .
江苏农业学报, 2005, (01) :12-16
[6]   两优培九与其亲本剑叶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J].
王娜 ;
陈国祥 ;
吕川根 .
杂交水稻, 2004, (01) :56-58+62
[7]   离子束介导水稻转基因植株后代的维管束和光合速率的研究 [J].
郑乐娅 ;
吴敬德 ;
吴跃进 ;
童继平 .
作物学报, 2002, (03) :401-405
[8]   转C4光合酶基因水稻株系的抗光氧化特性 [J].
黄雪清 ;
焦德茂 .
植物生理学报, 2001, (05) :393-400
[9]   转育PEPC基因的杂交水稻的光合生理特性 [J].
李霞 ;
焦德茂 ;
戴传超 ;
王守海 ;
吴爽 ;
李成荃 .
作物学报, 2001, (02) :137-143
[10]   光抑制条件下水稻籼粳亚种及其正反交F1杂种的PSⅡ光化学效率和CO2交换特点 [J].
季本华 ;
焦德茂 .
植物学报, 1999, (05) :5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