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光效育种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26
作者
蔡耀辉 [1 ]
李永辉 [1 ]
邱箭 [2 ]
颜龙安 [1 ]
詹国兴 [3 ]
毛凌华 [1 ]
颜满莲 [1 ]
机构
[1]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2] 江西省萍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3] 江西省邓家埠水稻原种场
关键词
水稻; 高光效育种; 问题; 展望;
D O I
10.19386/j.cnki.jxnyxb.2009.12.008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从高光效育种的提出着手,综述了水稻高光效育种的概念、遗传机制及途径,讨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水稻高光效育种的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29+56 +5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1]  
稗草C4关键酶(PEPC、PPDK)基因的克隆及PEPC基因对水稻和烟草的遗传转化[D]. 张桂芳.中国农业大学 2005
[12]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M]. 科学出版社 , 余叔文主编, 1992
[13]  
光合作用的遗传与育种[M]. 贵州人民出版社 , 刘振业,刘贞琦编著, 1984
[14]  
现代育种学的发展[M]. 农业出版社 , 王鸣 著, 1979
[15]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叶源量及有关光合生理指标的研究 [J].
曹树青 ;
翟虎渠 ;
张红生 ;
张荣铣 .
中国水稻科学, 1999, (02) :27-30
[16]   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 [J].
袁隆平 .
杂交水稻, 1997, (06) :4-9
[17]   水稻耐光抑制种质的简易筛选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J].
焦德茂 ;
季本华 ;
童红玉 ;
吴荣生 ;
陈炳松 ;
朱献玳 ;
严建民 ;
仲维功 .
作物学报, 1994, (03) :322-326
[18]   特异稻种桂D1号的高光效特性 [J].
冯世康 ;
陈成斌 ;
黄勇 ;
李道远 ;
陶美贞 .
广西农业科学, 1992, (04) :151-152
[19]   作物光合作用的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J].
刘振业 ;
刘贞琦 .
贵州农学院学报, 1991, (02) :20-38
[20]   广亲和选系“02428”在籼粳亚种间杂交的初步利用 [J].
邹江石 ;
聂毓琦 ;
潘启民 ;
傅春霞 ;
郑为认 ;
裔承宽 .
中国农业科学, 1989, (01) :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