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气资源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被引:114
作者
贾承造 [1 ,2 ,3 ]
庞雄奇 [1 ,2 ]
姜福杰 [1 ,2 ]
机构
[1]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关键词
中国油气资源; 油气勘探开发; 非常规油气; 深层油气; 深海油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22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中国油气资源将长期处于短缺状态。自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油气进口量逐年增加,2015年分别达到3.28亿t和624亿m3。据中国工程院和国际能源署(IEA)等单位预测:中国未来将长期处于油气短缺状态,石油对外依存度将从2015年的65%提高到2030年的80%以上;油气资源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比率目前不到23%,与美国的67%和俄罗斯的75%相比严重偏低,大幅度提高油气资源的比率对于减少污染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现实意义。中国油气资源丰富,但地质条件十分复杂且开发成本高。具体表现为:中国的油气资源分布高度不均,在不同盆地、不同年代地层、不同埋藏深度条件下差异性大;中国油气资源中非常规油气资源比率高且种类多;中国油气资源中易勘探开发的常规油气资源比率少、油气资源品质总体较差、剩余油气资源赋存的地质条件恶劣,勘探难度大且成本高。中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研究虽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与国外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理论上,在中国复杂叠合盆地的形成演化、地层划分、岩石类型成因、天然气成因类型鉴别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技术上,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油气勘探技术、复杂油气藏的开发与开采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装备上,研发了超万米钻机、海洋985钻井平台、大型压裂车、X100级管线钢、地质导向PDC钻头等设备。尽管如此,中国在非常规、深层、深海等关键领域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上还大幅度落后于发达国家,处于领先的高新技术所占比率不超过30%,60%以上的技术处于跟踪状态。中国油气资源研究面临3方面挑战:一是中国国内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难度大且成本高,每年发现储量增长缓慢,储产比非常低,需要加大关键技术研发力度;二是中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发投入的经费少且变化性大,不利于原创性技术的产生与应用,需要调整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规模化应用的投入比率;三是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深层油气资源、深海油气资源、老区剩余油气资源等较为丰富、目前储量增长势头良好,反映了油气资源的发展方向,但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需要集中力量予以解决。
引用
收藏
页码:2 / 23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2015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概述及2016年展望 [J].
钱兴坤 ;
姜学峰 .
国际石油经济, 2016, 24 (01) :27-35
[2]   南海油气资源开发现状与开发对策研究 [J].
黄少婉 .
理论观察, 2015, (11) :91-93
[3]   哈萨克斯坦Marsel探区叠复连续气田形成、分布与探测及资源储量评价 [J].
庞雄奇 ;
黄捍东 ;
林畅松 ;
朱筱敏 ;
廖勇 ;
陈践发 ;
康永尚 ;
白国平 ;
吴光大 ;
吴欣松 ;
于福生 ;
姜福杰 ;
徐敬领 .
石油学报, 2014, 35 (06) :1012-1056
[4]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基本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特点 [J].
龚晓峰 ;
何家雄 ;
吴从康 ;
阳军 ;
李奎 ;
张扬 ;
李多华 ;
朱建成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4, 34 (05) :95-105
[5]   叠复连续油气藏成因机制、发育模式及分布预测 [J].
庞雄奇 ;
姜振学 ;
黄捍东 ;
陈冬霞 ;
姜福杰 .
石油学报, 2014, 35 (05) :795-828
[6]   含油气盆地致密砂岩类油气藏成因机制与资源潜力 [J].
庞雄奇 ;
周新源 ;
董月霞 ;
姜振学 ;
姜福杰 ;
范柏江 ;
邢恩袁 ;
庞宏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7 (05) :28-37+56
[7]   非常规油气概念、特征、潜力及技术——兼论非常规油气地质学 [J].
邹才能 ;
张国生 ;
杨智 ;
陶士振 ;
侯连华 ;
朱如凯 ;
袁选俊 ;
冉启全 ;
李登华 ;
王志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3, 40 (04) :385-399+454
[8]  
Quantitative Analysis Model and Application of the Hydrocarbon Distribution Threshold[J]. JIANG Fujie,PANG Xiongqi,GUO Jigang.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13(01)
[9]   我国致密砂岩气和页岩气的发展前景和战略意义 [J].
邱中建 ;
赵文智 ;
邓松涛 .
中国工程科学, 2012, 14 (06) :4-8+113
[10]   中国致密油评价标准、主要类型、基本特征及资源前景 [J].
贾承造 ;
邹才能 ;
李建忠 ;
李登华 ;
郑民 .
石油学报, 2012, 33 (03) :343-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