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能源开发前后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度变化研究——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

被引:11
作者
刘晓琼 [1 ]
刘彦随 [2 ]
机构
[1] 不详
[2] 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城市与资源学系
[3] 不详
[4]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5] 不详
关键词
大型能源开发; 生态脆弱区; 生态脆弱性评价; 可持续发展; 榆林市;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0.01.009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榆林市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岩盐、石英等资源储量巨大,其中尤以煤炭、石油储量最为丰厚,是我国能源重点西移地接续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大规模掠夺式能源开发使得榆林市原本脆弱的生态系统负熵流动减少,系统脆弱性增加,导致榆林市生态、经济、社会价值损失巨大。因此,急需在该市能源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实施开发与保护双措并举的开发方针,以防不合理的开发方式导致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通过对比评价大规模能源开发前后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度变化情况,证实了二十来年粗放型的能源开发方式加剧了先天体弱的榆林市生态环境脆弱形势。据此结合榆林实际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对研究区能源开发实施优化调控、区域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我国西部资源富集地区资源开发面临的三大问题——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 [J].
刘通 ;
王青云 .
经济研究参考, 2006, (25) :34-36
[2]   陕北榆林风沙区防风固沙林体系结构配置与效益研究 [J].
符亚儒 ;
高保山 ;
封斌 ;
麻保林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5, (02) :18-23
[3]   中国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评价研究进展 [J].
姚建 ;
艾南山 ;
丁晶 .
兰州大学学报, 2003, (03) :77-80
[4]   脆弱生态环境耦合下的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J].
佟玉权 ;
龙花楼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3, (02) :50-54
[5]   河西走廊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其恢复与重建 [J].
陶希东 ;
赵鸿婕 .
干旱区研究, 2002, (04) :7-12
[7]   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新进展——脆弱性研究 [J].
商彦蕊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0, (02) :73-77
[8]   景观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概念、指标与案例 [J].
王仰麟,赵一斌,韩荡 .
地球科学进展, 1999, (03) :3-5
[9]   脆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J].
赵跃龙 ;
张玲娟 .
地理科学, 1998, (01) :78-84
[10]   脆弱生态环境与工业化的关系 [J].
赵跃龙 ;
刘燕华 .
经济地理, 1996, (02) :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