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澜沧江流域云南段道路网络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9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世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崔保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澜沧江流域;
生态承载力;
生态足迹法;
回归分析;
D O I:
10.13671/j.hjkxxb.2008.06.032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澜沧江流域道路工程的建设影响着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和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并进一步影响着区域的生态承载力,辨析道路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对区域生态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澜沧江流域各县(市)为研究对象,利用生态足迹法研究了澜沧江流域生态承载力的时空及动态变化;以县域、市域为尺度,提取流域道路网络的结构特点,并进一步利用回归分析研究了道路的网络结构与生态承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澜沧江流域生态承载力存在着空间分布的不均衡,并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流域道路网络中不同等级道路的组合结构变化明显,道路密度空间差异显著;县域尺度的回归分析表明,生态承载力与不同等级道路长度符合Gaussian模型、Reciprocal模型,与道路密度均能用Exponential Fit模型表示,生态承载力随道路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市域尺度上,生态承载力与道路密度的关系与县域尺度相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1241 / 124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基于生态足迹的青海省生态安全初步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 2007, (01) : 155 - 158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赵先贵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福建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J].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1) : 2153 - 2157翁伯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王义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黄毅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应朝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3] 道路网络扩展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影响——以景洪市纵向岭谷区为例[J]. 生态学报, 2006, (09) : 3018 - 3024刘世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崔保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董世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 [4] 生态承载力研究进展[J]. 生态环境, 2006, (05) : 1111 - 1116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杨勋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晓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张明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 [5] 道路对景观的影响及其生态风险评价——以澜沧江流域为例[J]. 生态学杂志, 2005, (08) : 897 - 901刘世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杨志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崔保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甘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 [6] 生态承载力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04, (06) : 278 - 281+385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林学院黄锡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林学院
- [7] 云南境内澜沧江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动因分析[J].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6) : 947 - 953张佩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大学云南省地理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8] 道路生态学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 2003, (11) : 2396 - 2405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周尚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彭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刘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郭瑞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9] 道路生态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3) : 447 - 452李月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沈阳,沈阳,沈阳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秀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沈阳,沈阳,沈阳肖笃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沈阳,沈阳,沈阳
- [10] 青藏公路对区域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影响——以格尔木至唐古拉山段为例[J]. 地理学报, 2002, (03) : 253 - 266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郑 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李双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