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粉在富氧条件下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68
作者
樊越胜
邹峥
高巨宝
曹子栋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关键词
热能动力工程; 煤粉; 燃烧特性; 粒径; 氧浓度;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05.24.021
中图分类号
TK227.1 [燃烧与调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燃烧煤粉的锅炉在其点火和低负荷稳定运行时,需消耗大量的燃料油,因此有必要寻找更经济实用的解决办法。研究煤粉在富氧条件下的燃烧特性,不论对煤粉局部富氧的助燃还是煤粉的富氧点火技术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德国Netzsch公司生产的STA409C型热天平研究了神木煤和蒲白煤3个不同粒度下的煤样在不同体积氧浓度下(20%、30%、40%、60%、100%)的燃烧行为。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氧浓度的增大,煤样燃烧分布曲线向低温区移动,煤样的着火温度及燃尽温度均呈下降趋势,着火时间提前且燃烧时间缩短,煤粉的综合燃烧特性指数有较大提高,并且,随煤粉粒径的增大,综合燃烧特性的改善更加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富氧燃烧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概述 [J].
刘庆才 ;
陈淑荣 .
节能与环保, 2004, (05) :26-28
[2]   超细化煤粉表面形态分形特征 [J].
姜秀民 ;
杨海平 ;
闫澈 ;
张超群 ;
郑楚光 ;
刘德昌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3, (12) :168-172
[3]   粉煤颗粒粒度对燃烧特性影响热分析 [J].
姜秀民 ;
杨海平 ;
刘辉 ;
郑楚光 ;
刘德昌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2, (12) :143-146+161
[4]   超细化煤粉燃烧特性的研究 [J].
姜秀民 ;
李巨斌 ;
邱健荣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0, (06) :72-75+79
[5]   热重-差热分析方法研究煤粉的燃烧特性 [J].
华峰 ;
刘志超 .
山东电力技术, 1998, (06) :8-12
[6]   膜法富氧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J].
沈光林 .
化工进展, 1996, (05) :45-47
[7]   神木煤调质后的灰熔点及燃烧特性 [J].
潘丽华 ;
赵智渊 ;
朱向群 .
华东电力, 1996, (08) :6-9
[8]   用热重法确定煤的着火温度与可燃性指数 [J].
路春美 ;
王立真 ;
邵延玲 ;
程世庆 .
山东电力技术, 1994, (02) :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