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绿当量的重庆市涪陵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3
作者
李彬 [1 ]
边静 [2 ]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生态绿当量; 土地利用结构; 合理森林覆盖率; 涪陵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基于生态绿当量构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利用涪陵区1996—2009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测算出涪陵区各种用地类型和全区的绿当量,并将该值与以合理森林覆盖率的生态优化标准进行比较,对涪陵区及各个乡镇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生态现状评价,在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着重从生态角度进行数量上与空间上的优化调整,以期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结果表明:1)1996—2009年,涪陵区及其各乡镇生态绿当量都大于1,生态环境良好,但总体呈下降趋势;长江、乌江和其他溪河沿岸生态绿当量增加,生态环境有所改善;马武镇、龙桥街道等生态绿当量减少,生态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2)作为评价区域生态环境指标,生态绿当量具有涵义明确、方便计算等优点,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12 / 215+220 +22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基于生态绿当量的开封土地利用研究 [J].
邝笠塬 ;
阮心玲 .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09, 33 (03) :11-13
[2]   北京市绿色空间变化研究 [J].
陈默 ;
许学工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21) :10294-10297
[4]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生态效益考量方法研究——以南京江宁区为例 [J].
郑群英 ;
周生路 ;
任奎 .
资源科学, 2009, 31 (04) :634-640
[5]   基于生态绿当量的梅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环境影响评价 [J].
刘远君 ;
马会玲 ;
马扬敢 .
南方园艺, 2009, 20 (02) :34-36+45
[6]   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影响生态绿当量评价——以梅州市为例 [J].
胡华科 ;
郑春燕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8, (06) :743-746
[7]   基于生态绿当量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以湖北省潜江市为例 [J].
倪琳 ;
周勇 ;
刘义 ;
余维 .
资源与产业, 2008, (04) :50-53
[8]   北京绿色空间梯度分析及适应性管理研究 [J].
孙海清 ;
许学工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632-638
[9]   生态绿当量及其在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中的应用——以江西省新建县为例 [J].
罗志军 ;
张军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5) :851-856
[10]   北京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研究 [J].
孙海清 ;
许学工 .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05) :48-5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