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孔区全观式三维地震采集

被引:16
作者
杨文采 [1 ]
刘光林 [2 ]
杨锴 [3 ]
程振炎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胜利油田地球物理勘探开发公司
[3]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 深反射地震; 三维调查; 全观式数据采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8 [地下地球物理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大陆科学钻探不仅是打一口钻,而是深部钻探同地球物理遥测结合起来的相互反馈系统,这里地球物理遥测主要是指三维深反射地震.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孔区三维地震调查是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数据采集中提出了全观式三维地震调查新技术,它是指排列不滚动的三维地震调查,即将地震检波器铺满全部测区的一种地震采集方法,尤其适合于有限面积的三维地震工作.这种方法的优点是:(1)快速高效;(2)叠加次数高;(3)与常规三维地震相比成本大幅度减少.在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孔区内进行的全观式三维地震测量,全面实现了预期目标,包括:(1)配合钻探查明孔区地质构造,将钻探的一孔之见扩展到深6000m、长宽超过3000m的三维岩柱;(2)提供高精度定位的地壳反射体以供标定;(3)发现中、下地壳及地幔内的反射体等.
引用
收藏
页码:735 / 74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线形区域的主辅线反射地震调查方法 [J].
杨文采 ;
张春贺 ;
黄秋平 ;
程振炎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6) :112-122
[2]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岩石圈的地震组构 [J].
杨文采 ;
杨午阳 ;
金振民 ;
程振炎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4) :307-319
[3]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1200米构造柱及变形构造初步解析 [J].
许志琴 ;
张泽明 ;
刘福来 ;
杨经绥 ;
唐哲民 ;
陈世忠 ;
柴耀楚 ;
李天福 ;
陈方远 .
岩石学报, 2004, (01) :53-72
[4]   韧性剪切带中片麻岩和超高压榴辉岩变形特征及其与地震波速各向异性的关系:来自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680~1200米岩心的证据 [J].
陈意 ;
金振民 ;
欧新功 ;
金淑燕 ;
徐海军 .
岩石学报, 2004, (01) :97-108
[5]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孔区三维地震资料的初步解释 [J].
杨文采 ;
杨午阳 ;
程振炎 .
岩石学报, 2004, (01) :127-138
[6]   中国科学深钻选址地球物理调查与大别苏鲁岩石圈 [J].
杨文采 ;
程振炎 ;
张春贺 .
地球学报, 2003, (05) :391-404
[7]   宽频地震方法技术在地震探测工作中的应用 [J].
姜枚 ;
王有学 ;
宿和平 .
地质通报, 2003, (07) :536-539
[8]   标定大陆科学钻探孔区地震反射体 [J].
杨文采 ;
张春贺 ;
朱光明 .
地球物理学报, 2002, (03) :370-384
[9]   苏鲁地区地壳岩浆底侵的地球物理判识 [J].
杨文采 ;
汪集旸 .
地质学报, 2002, (02) :173-179+291
[10]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北部地球物理调查(Ⅱ)──非地震方法 [J].
杨文采 ;
方慧 ;
程振炎 ;
徐宝利 ;
白金 .
地球物理学报, 1999, (04) :508-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