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北部后碰撞构造演化与成矿

被引:359
作者
王京彬 [1 ]
徐新 [2 ]
机构
[1] 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
[2] 新疆资源环境中心
关键词
后碰撞时限; 构造演化; 造山作用; 成矿作用; 新疆北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P611 [矿床成因];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0709 ; 081803 ;
摘要
以夹于陆块间的蛇绿岩套构造就位及其伴随的区域变形变质、同碰撞花岗岩侵入时期,作为主碰撞期。后碰撞发生在主碰撞之后,并随大规模花岗质岩浆作用的结束而结束。依此标志,新疆北部后碰撞阶段的主体时限为早石炭世维宪期—晚二叠世。研究表明,新疆北部后碰撞阶段具有明显的继承性、旋回性、阶段性和方向性,经历了早石炭世伸展—晚石炭世挤压(隆升)和早二叠世伸展—晚二叠世挤压(隆升)两个伸展—挤压旋回。其中,早石炭世伸展可能与主碰撞导致的岩石圈板片拆沉有关,早二叠世伸展则可能与刚性增强的新陆壳下幔源岩浆的底侵作用有关。由多陆块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巨大挤压应力,被后碰撞期不同机制幔源岩浆作用导致的阶段性伸展所消耗,由此逐步完成了碰撞后新陆壳的固结。新疆北部后碰撞的伸展阶段和挤压—伸展转变期,是大规模成矿的高峰期,并具有独特的成矿时空分布规律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二叠纪脉岩群岩石地球化学特征,Nd、Sr、Pb同位素组成与岩石成因 [J].
姜常义 ;
姜寒冰 ;
叶书锋 ;
夏明哲 ;
逯东霞 .
地质学报, 2005, (06) :823-833
[2]   新疆东部哈尔里克山闪长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J].
孙桂华 ;
李锦轶 ;
高立明 ;
杨天南 .
地质论评, 2005, (04) :463-469
[3]   新疆哈密白石泉铜镍矿区基性—超基性岩的形成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J].
吴华 ;
李华芹 ;
莫新华 ;
陈富文 ;
路远发 ;
梅玉萍 ;
邓岗 .
地质学报, 2005, (04) :498-502
[4]   2004年新疆地质矿产勘查进展及2005年工作思路 [J].
董连慧 ;
冯京 ;
李凤鸣 .
新疆地质, 2005, (01) :1-3
[5]   论大陆岩石圈形成过程中的克拉通化阶段 [J].
何国琦 ;
李茂松 ;
周辉 .
地学前缘, 2002, (04) :217-224
[6]   下石炭统马鞍桥组在天山构造演化中的地位 [J].
徐学义 ;
夏林圻 ;
张国伟 ;
李向民 ;
董云鹏 ;
马中平 ;
王立社 .
新疆地质, 2002, (04) :338-341
[7]   论博格达俯冲撕裂型裂谷的形成与演化 [J].
顾连兴 ;
胡受奚 ;
于春水 ;
吴昌志 ;
严正富 .
岩石学报, 2001, (04) :585-597
[8]   东天山博格达造山带石炭纪火山岩及其形成地质环境 [J].
顾连兴 ;
胡受奚 ;
于春水 ;
李宏宇 ;
肖新建 ;
严正富 .
岩石学报, 2000, (03) :305-316
[9]   新疆伊犁盆地的构造特征与形成演化 [J].
张国伟 ;
李三忠 ;
刘俊霞 ;
滕志宏 ;
金海龙 ;
李伟 ;
黄先雄 ;
吴亚红 .
地学前缘, 1999, (04) :203-214
[10]   新疆北部后碰撞幔源岩浆活动与陆壳纵向生长 [J].
韩宝福 ;
何国琦 ;
王式洸 ;
洪大卫 .
地质论评, 1998, (04) :396-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