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债务的体系构成:形成、性质与效力

被引:14
作者
施鸿鹏
机构
[1]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关键词
自然债务; 法律债务; 形成体系; 效力体系;
D O I
10.16094/j.cnki.1005-0221.2015.03.009
中图分类号
D923.3 [债权];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自然债务的外延应当从本国实定法和概念功能两个角度入手予以合理界定。从发生原因上看,自然债务包括法定自然债务和意定自然债务,而赌债等形态则不构成自然债务。性质上看,自然债务既不属于民法中的"非债",也不属于法外空间,而是一种法律上的民事债务。自然债务的效力体系可以缺乏强制执行力作为推论的出发点展开:静态效力上,自然债务同时也欠缺私力救济力,且自然债权无法作为主动债权而有效主张抵销;动态效力上,自然债务受履行障碍法规制的限度取决于第二性给付义务的目的;自然债务的履行与履行允诺在必要时受债权撤销权和代位权的限制;自然债权在债之保全制度中受行使和效果的限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23+178 +178-179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自然之债的要义与范围 [J].
张雪忠 .
东方法学, 2013, (06) :62-70
[2]  
法律债,还是人情债?——自然债性质探讨[J]. 李锡鹤.人大法律评论. 2013(01)
[3]   自然债与无名身份协议视角下的生育纠纷 [J].
陈信勇 .
浙江社会科学, 2013, (06) :83-90+158
[4]   浅论自然债务 [J].
邓发明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02) :129-134
[5]   论创设法律关系的意图:法律介入社会生活的限度 [J].
谢鸿飞 .
环球法律评论, 2012, 34 (03) :5-23
[6]   自然之债源流考评 [J].
李永军 .
中国法学, 2011, (06) :78-95
[7]   论自然债的民法债属性 [J].
覃远春 .
广西社会科学, 2010, (02) :76-79
[8]   民法自然债五题略议 [J].
覃远春 .
河北法学, 2010, 28 (01) :80-86
[9]   自然债务法律问题探讨——兼论和谐社会下的法律与道德 [J].
季桥龙 ;
莫殖强 .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8, (01) :84-88+105
[10]  
中德私法研究[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王洪亮,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