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中的“10%/20%”现象探究

被引:10
作者
谢德仁
汤晓燕
机构
[1]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股权激励计划; 行权业绩条件; 盈利能力; 从众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自2006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推出的股权激励计划都是业绩型股权激励。我们发现,这些股权激励计划的行权业绩条件主要集中在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增长率两项会计业绩指标上,且对它们所要求的业绩水平分别集中在"10%"和"20%"上,形成了有趣的"10%/20%"现象。本文通过将行权业绩条件与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公司自身往期、所在行业往期以及推出计划前分析师盈利预测等进行比较后发现,"10%/20%"并非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公司盈利能力的真实期望和合理反映,而是从众效应之结果。本文还发现,这一从众效应与证监会的股权激励计划备案制及对股权再融资等的长期监管存在一定关联。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业绩型股权激励、行权业绩条件与股东财富增长 [J].
谢德仁 ;
陈运森 .
金融研究, 2010, (12) :99-114
[2]   企业高管自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草案的证据 [J].
吴育辉 ;
吴世农 .
管理世界, 2010, (05) :141-149
[3]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设计:是激励还是福利? [J].
吕长江 ;
郑慧莲 ;
严明珠 ;
许静静 .
管理世界, 2009, (09) :133-147+188
[4]   我国高科技企业的股权激励与研发支出分析 [J].
夏芸 ;
唐清泉 .
证券市场导报, 2008, (10) :29-34
[5]   机构投资者与股权激励: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研究 [J].
李凤云 .
证券市场导报, 2008, (09) :38-42
[6]   The value and incentive effects of nontraditional executive stock option plans [J].
Johnson, SA ;
Tian, YS .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0, 57 (01) :3-34
[7]   Indexed executive stock options [J].
Johnson, SA ;
Tian, YS .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0, 57 (01) :35-64
[8]  
A Theory of Fads, Fashion, Custom, and Cultural Change as Informational Cascades[J] . Sushil Bikhchandani,David Hirshleifer,Ivo Welc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199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