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优质资源花粉的遗传稳定性

被引:7
作者
束际林
陈亮
虞富莲
杨亚军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杭州
关键词
茶树; 优质资源; 扦插繁殖; 花粉遗传稳定性;
D O I
10.13305/j.cnki.jts.2000.01.003
中图分类号
S571.101 [];
学科分类号
0902 ; 090203 ;
摘要
用光镜和电镜研究了 4份优质茶树资源 (蓝标 1、汝城白毛茶、日铸茶和云桂大叶 )及其扦插繁殖后代的花粉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 :4份资源与其扦插后代的花粉大小、形状、平均轴径及P/E值均无显著差异。对蓝标 1、汝城白毛茶及其扦插后代花粉外壁纹饰的三维分析结果表明 ,它们各自与其扦插后代的凹穴数量、密度、两凹穴间的最小距离或凹穴最小面积均较相似 ;对日铸茶、云桂大叶及其扦插后代的花粉外壁纹饰平面分析结果表明 ,它们各自与其扦插后代的长脊长度、粗脊粗度、大穴及小穴长径均基本接近。花粉外壁超微结构所显示的覆盖层、柱状层、基层和外壁内层的形状或厚度 ,4份优质资源与其扦插后代均无明显变化。因此 ,蓝标 1、汝城白毛茶、日铸茶和云桂大叶的无性后代 ,其花粉遗传性是基本稳定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茶树优质资源遗传稳定性的RAPD分析 [J].
陈亮 ;
虞富莲 ;
杨亚军 ;
陈大明 ;
徐昌杰 ;
高其康 .
茶叶科学, 1999, (01) :15-18
[2]   茶树及其他山茶属植物花粉形态、超微结构及演化 [J].
束际林 ;
陈亮 ;
王海思 ;
王平盛 ;
许玖 ;
宋维希 .
茶叶科学, 1998, (01) :6-15
[3]   茶树多代次营养繁殖对遗传稳定性的影响——4个无性系品种的细胞学观察 [J].
詹梓金 ;
巫仁高 ;
黄志军 .
茶叶科学, 1992, (01) :21-26
[4]   茶树茎阶段发育异质性的解剖学 [J].
黄意欢 .
茶叶科学, 1991, (01) :29-34
[5]   茶树芽叶茸毛的研究——Ⅲ.茸毛性状的遗传与变异 [J].
周巨根 ;
刘祖生 .
茶叶, 1990, (04) :7-10
[6]   龙眼花粉形态扫描电子显微摄影测量的研究 [J].
童文陞 ;
邵小华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8, (09) :944-953
[7]   扫描电子显微与摄影测量学 [J].
童文升 ;
张志君 .
电子显微学报, 1988, (04) :76-84
[8]   茶树武夷变种花器性状遗传参数的研究 [J].
叶乃兴 .
茶叶通讯, 1985, (02) :5-8
[9]   茶树天然杂种叶片的遗传变异 [J].
杨亚军 .
中国茶叶, 1985, (02) :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