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9
作者
王曙光 [1 ]
佘义斌 [2 ]
陈霞 [1 ]
袁秋勇 [1 ]
机构
[1] 江苏省扬州市农业委员会
[2] 江苏省农业委员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影响因素; 灰色关联分析; 江苏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为了探明江苏省粮食产量波动的影响因素,加快推进粮食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江苏省粮食生产特征,将1999—2015年江苏省粮食生产划分为2个时段,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个时段中10个影响因素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粮食播种面积是影响江苏省粮食产量的首要因素;有效灌溉面积和农业机械总动力经历了由弱到强的变化;农业支出占比地位重要但拉动作用有所减弱;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对粮食增产作用很大,有较大提高利用率空间;宏观层面上,科技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上升,其次政策、自然因素。稳定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大力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积极发展粮食绿色生产,持续加大财政支农投入,是增加江苏省粮食产量的主要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59 / 1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刘思峰等著, 2010
[12]   江苏省粮食产量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J].
许朗 ;
李梅艳 ;
刘爱军 .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40 (05) :4-6
[13]   当前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分析 [J].
李琳凤 ;
李孟刚 .
中国流通经济, 2012, 26 (04) :109-115
[14]   基于改进灰色关联度法的河北省粮食波动影响因素研究 [J].
王树涛 ;
李新旺 ;
门明新 ;
许皞 .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 (01) :176-184
[15]   江苏省有效灌溉面积发展分析 [J].
王鹤华 .
治淮, 2007, (10) :19-20
[16]   1983~2004年陕西粮食产量与主要投入要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J].
范建刚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7, (03) :209-212
[17]   中国粮食多因子灰色关联神经网络预测研究 [J].
吴玉鸣 ;
李建霞 ;
徐建华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419-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