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对农田温室效应贡献及土壤碳储量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43
作者
齐玉春 [1 ]
郭树芳 [1 ,2 ]
董云社 [1 ]
彭琴 [1 ]
贾军强 [1 ,2 ]
曹丛丛 [1 ,2 ]
孙良杰 [1 ,2 ]
闫钟清 [1 ,2 ]
贺云龙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灌溉; 农田生态系统; 温室气体; 土壤碳储量; 研究进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农田碳库是全球碳库最活跃的部分,对管理措施变化的响应十分敏感。灌溉技术作为中国旱作农业的重要管理措施,其变化势必会对农田温室效应贡献及土壤碳固存能力产生重要影响,但相关试验数据及机理研究迄今仍十分缺乏。文章综述了灌溉对农田土壤呼吸及其不同组分、氧化亚氮(N2O)与甲烷(CH4)源汇通量以及农田土壤碳储量变化的定量影响,比较了上述参数变化对不同灌溉方式、灌溉量、灌溉频率、灌溉年限以及灌溉水质等的差异响应,剖析了可能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1)灌溉通常将增加土壤的碳排放,但土壤呼吸与灌溉量间并非线性关系。在水分亏缺条件下,土壤呼吸与灌溉量呈现正相关,而过量灌溉则会降低土壤呼吸;灌溉影响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Q10),Q10与灌溉量之间呈抛物线关系,漫灌方式下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高于滴灌;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呼吸不同组分的贡献率及其对水分变化的响应存在较大差异,灌溉对根系呼吸的影响较对土壤微生物呼吸的影响更为显著,滴灌条件下根系呼吸对土壤呼吸的贡献率显著大于漫灌;灌溉水质与灌溉深度显著影响土壤温室气体释放总量,开展充分的市政污水处理能够为国家和地区换取更多的碳排放信用。(2)水分管理是减缓农田N2O与CH4排放的重要措施,水分状况对N2O与CH4的产生过程与排放途径均存在重要影响;水分管理对CH4和N2O排放的影响往往存在明显的消长关系,采用全球增温潜势(GWPs)等综合性评价指标才能更加准确与全面地反映灌溉及其不同方式所带来的农田温室效应贡献变化。(3)水分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存在增加、降低或不显著等多种可能影响。不同气候、土壤类型下表层有机碳含量变化对灌溉的响应存在明显不同,灌溉在相对干旱地区对土壤有机碳的增加效应更为显著;不同组分有机碳对灌溉方式变化响应的敏感度以及响应方向存在差异,对于某种灌溉方式影响效应的评价须从农业节水、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以及提高活性有机碳利用率等多角度进行综合分析。迄今为止,灌溉对土壤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及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效应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今后应加强不同灌溉方式之间的对比研究,尤其是灌溉方式改变后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空间差异性的变化;重点关注灌溉及其方式变化对温室气体综合增温潜势以及生态系统碳源汇功能的影响;加强不同灌溉方式的长期与短期效应的比较;深化灌溉驱动农田温室效应变化的微生物学驱动机制的研究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764 / 177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7 条
[1]   农业源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和管理措施适用性筛选 [J].
米松华 ;
黄祖辉 .
中国农业科学, 2012, (21) :4517-4527
[2]   中国稻田甲烷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 [J].
魏海苹 ;
孙文娟 ;
黄耀 .
中国农业科学 , 2012, (17) :3531-3540
[3]   干旱区灌溉及施肥措施下棉田土壤的呼吸特征 [J].
张前兵 ;
杨玲 ;
孙兵 ;
张旺锋 ;
罗宏海 ;
张亚黎 ;
王进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14) :77-84
[4]   干旱区不同灌溉方式及施肥措施对棉田土壤呼吸及各组分贡献的影响 [J].
张前兵 ;
杨玲 ;
王进 ;
罗宏海 ;
张亚黎 ;
张旺锋 .
中国农业科学 , 2012, (12) :2420-2430
[5]   中国农田主要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与控制技术 [J].
李虎 ;
邱建军 ;
王立刚 ;
任天志 .
生态环境学报, 2012, 21 (01) :159-165
[6]   农业与中国的低碳发展战略 [J].
齐晔 ;
李惠民 ;
王晓 .
中国农业科学, 2012, 45 (01) :1-6
[7]   不同类型土壤引黄灌溉固碳效应的对比研究 [J].
董林林 ;
杨浩 ;
于东升 ;
张海东 ;
刘杨 ;
史学正 .
土壤学报, 2011, 48 (05) :922-930
[8]   灌溉量对灌浆期麦田土壤呼吸的影响 [J].
王建林 ;
赵风华 ;
欧阳竹 .
华北农学报 , 2010, (03) :186-189
[9]   垄作覆盖条件下灌溉方式与灌溉量对夏玉米田土壤呼吸的影响 [J].
王同朝 ;
杜园园 ;
常晓 ;
张慧琴 ;
邵扬 ;
卫丽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10, (03) :238-242
[10]   灌溉模式对保护地土壤可溶性有机碳与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J].
韩琳 ;
张玉龙 ;
金烁 ;
王娇 ;
魏岩岩 ;
崔宁 ;
魏巍 .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 (08) :1625-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