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败30年:我国贿赂犯罪立法回顾与前瞻

被引:7
作者
游伟 [1 ,2 ]
李长坤 [3 ,2 ]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司法研究中心
[2]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3] 不详
关键词
改革30年; 法治; 反腐败; 贿赂犯罪; 刑事立法;
D O I
10.19404/j.cnki.dffx.2008.06.011
中图分类号
D924.392 [贪污贿赂罪];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与经济体制的转变,贿赂案件的发案数由少到多、涉案金额由小到大、贿赂形式由简到繁、损害程度由轻到重。为了适应经济发展与惩治贿赂犯罪的需要,我国贿赂犯罪刑事立法也在不断发展与完善,并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在我国30年刑法惩治贿赂犯罪的过程历史进程中,一些案件曾经引发罪与非罪、此罪彼罪的激烈争议,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的是非争论,有些绵延至今仍未完全平息;还有一些涉及贿赂犯罪立法的理论问题,也曾引发理论界的深入讨论,其中一些意见已经被现行刑法所吸纳。有必要以自身国情为基础,多视角、全方位地检视我国的贿赂犯罪立法,不断吸收国外成功经验,遵循国际间共有的刑事法共同准则,完善我国贿赂犯罪的刑事立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当前受贿罪司法认定中的共性难题探讨 [J].
游伟 .
东方法学, 2008, (01) :56-64
[2]   “黑哨”行为已构成受贿罪 [J].
曲新久 .
政法论坛, 2002, (03) :160-162
[3]   “黑哨”行为不能以犯罪论处 [J].
王作富 ;
田宏杰 .
政法论坛, 2002, (03) :163-165
[4]   论刑法典分则修订的价值取向 [J].
储槐植 ;
梁根林 .
中国法学, 1997, (02) :31-39
[5]   完善贿赂罪立法——兼论“罪刑系列”的立法方法 [J].
储槐植 .
中国法学, 1992, (05) :90-96
[7]  
刑事政策[M]. 法律出版社 , 梁根林著, 2005
[8]  
贪污犯罪比较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何承斌著, 2004
[9]  
罪状建构论[M]. 中国方正出版社 , 刘树德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