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兰-伊通断裂全新世活动的新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50
作者
闵伟 [1 ]
焦德成 [2 ]
周本刚 [1 ]
盛俭 [3 ]
陈涛 [1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 宁夏地震局
[3] 吉林省地震局
关键词
依兰-伊通断裂; 地表破裂; 断层陡坎; 全新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郯庐断裂带东北段依兰-伊通断裂历史上没有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一般认为是第四纪早期活动断裂,为中强地震发震构造。通过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解译和野外调查,在该断裂多个段落发现断错河流Ⅰ级阶地等全新世地貌面、高1~2m的地表陡坎。其中,在通河县附近的最新地表陡坎长约70km,舒兰附近的最新地表陡坎长约10km。分别对黑龙江通河县和吉林舒兰县的陡坎进行了探槽开挖,发现通河段断层断错至近地表,被断错的最新地层年龄为距今(1730±40)a,舒兰段断层断错晚更新世地层,被距今(2360±40)a的黑色炭质黏土覆盖。这些资料表明依兰-伊通断裂至少部分段落为全新世以来的活动断裂,并且发生过7级以上强震。因此,有必要对依兰-伊通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特征开展详细研究,以查明该断裂的空间分布、最新活动时代、分段特征、大震重复间隔等,为评价未来地震危险性及地震区划等提供依据,对东北地区的防震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5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渤海海域晚更新世—全新世的活动构造 [J].
李西双 ;
刘保华 ;
赵月霞 ;
刘晨光 ;
吴金龙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0, 32 (05) :52-59
[2]   基于遥感技术研究依兰-伊通断裂带 [J].
荆凤 ;
申旭辉 ;
洪顺英 ;
陈正位 ;
ERogozhin .
地震, 2006, (03) :79-84
[3]   依兰-伊通地堑断裂北段地震活动的某些特征探讨 [J].
郑照福 ;
于恩影 .
东北地震研究, 2006, (01) :26-31
[4]  
郯庐断裂带同造山走滑运动的40Ar/39Ar年代学证据[J]. 朱光,刘国生,W.J.Dunlap,C.Teyssier,王勇生,牛漫兰.科学通报. 2004(02)
[5]   依兰地堑盆地地震活动及其背景浅析 [J].
朱勇 .
东北地震研究, 1999, (01) :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