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海域晚更新世—全新世的活动构造

被引:29
作者
李西双
刘保华
赵月霞
刘晨光
吴金龙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渤海; 晚更新世-全新世; 活动构造; 地震活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在渤海最新获得的约5 000 km的浅层地震资料,发现在渤海海域发育大量晚更新世—全新世断裂和褶皱,进而对其分布、浅层结构、运动学性质和活动性进行了研究,绘制了渤海海域活动断裂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渤海晚更新世—全新世活动断裂主要走向为北北东向、北西向和近东西向,东西向断裂数量最多;断裂的形成受区域应力场和早期断裂的控制,而褶皱则以背斜居多,通常沿早期断裂带发育;就分布密度而言,辽东湾内断裂密度远小于其他海域,而同一构造单元其边界部位断裂密度大于单元内部;具继承性发展的断裂多具有复杂的破裂结构,破裂带剖面上呈耙形或"Y"字型,晚更新世沉积层变形明显;受断裂错动地层的形成时代表明,多数断裂的最新活动发生在晚更新世中期-晚期,部分断裂在全新世发生过活动;多数断裂具有明显正断拉张作用,而郯庐断裂带和张家口-蓬莱断裂带内次级断裂还可能具走向滑移分量;渤海浅层断裂的活动性与现代地震震中的分布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这对于渤海地震危险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张家口-蓬莱断裂带渤海段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J].
李西双 ;
刘保华 ;
华清峰 ;
赵月霞 ;
刘晨光 .
海洋科学进展, 2009, 27 (03) :332-341
[2]  
渤海海域新生代盆地中的郯庐断裂带构造[J]. 漆家福,邓荣敬,周心怀,张克鑫.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S1)
[3]   渤海盆地及邻区现今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 [J].
李延兴 ;
徐杰 ;
张静华 ;
郭良迁 ;
张中伏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7, (06) :1-8
[4]   莱州湾海域郯庐断裂带活断层探测 [J].
王志才 ;
邓起东 ;
杜宪宋 ;
晁洪太 ;
吴子泉 ;
肖兰喜 ;
孙昭民 ;
闵伟 ;
凌宏 ;
杨希海 ;
李长川 .
地震学报, 2006, (05) :493-503+560
[5]   用GPS资料研究华北地区形变场和构造应力场 [J].
刘峡 ;
傅容珊 ;
杨国华 ;
孙东平 ;
董运宏 ;
韩月萍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6, (03) :33-39
[6]   山东半岛北部近海海域北西向蓬莱—威海断裂带的声波探测 [J].
王志才 ;
邓起东 ;
晁洪太 ;
杜宪宋 ;
石荣会 ;
孙昭民 ;
肖兰喜 ;
闵伟 ;
凌宏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4) :1092-1101
[7]   渤海中部郯庐断裂带的近期活动与渤海新近纪新生断裂 [J].
高祥林 .
地质科学, 2006, (02) :355-364
[8]   基于观测应力场的大华北地区动力学机制探讨 [J].
冯向东 ;
魏东平 ;
陈棋福 .
地震学报, 2005, (01) :1-10+119
[9]   华北板块东部新生代断裂构造特征与盆地成因 [J].
李三忠 ;
周立宏 ;
刘建忠 ;
单业华 ;
高振平 ;
许淑梅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4, (03) :57-66
[10]   渤海盆地现代构造应力场与强震活动 [J].
陈国光 ;
徐杰 ;
马宗晋 ;
邓起东 ;
张进 ;
赵俊猛 .
地震学报, 2004, (04) :396-40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