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板块东部新生代断裂构造特征与盆地成因

被引:47
作者
李三忠
周立宏
刘建忠
单业华
高振平
许淑梅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石油总公司大港油田
[3]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关键词
张巨河断裂带; 走滑断裂作用; 伸展盆地; 新生代; 华北板块;
D O I
10.16562/j.cnki.0256-1492.2004.03.007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华北板块东部新生代的构造特征及动力学演化主要受左行郯庐断裂带和右行兰考—聊城—台安—大洼—法哈牛断裂带的控制。这两条断裂都是新生代岩石圈断裂。在兰考—聊城—台安—大洼—法哈牛断裂带以西,新生代伸展盆地为NNE走向的铲形正断层控制的箕状断陷;两断裂之间为北断南超的NWW走向的断陷盆地;郯庐断裂以东的北黄海盆地为南断北超的NWW走向的断陷盆地。这些构造特征继承了该区中生代的构造格局,但其构造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在这两条走滑方向相反的断裂带控制下,这两条断裂带内古近纪以张扭作用下的裂陷为主,随后以伸展断陷为主,第四纪沿两断裂带局部发生挤压,而鲁西地块和渤海湾盆地区仍然为伸展正断。渤海湾盆地及邻区这些新生代复杂的断块或断裂构造格局受控于应力—应变—基底格局3个基本要素。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张东断层成因机制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 [J].
王光奇 ;
李三忠 ;
周立宏 ;
岳云福 ;
高振平 ;
单业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6) :38-40+50
[2]   鲁中南隆起区第四纪晚期断裂活动特征 [J].
王志才 ;
石荣会 ;
晁洪太 ;
陶九庆 ;
韩延宏 ;
逄锦亮 ;
张春华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1, (04) :95-102
[3]   燕山中晚期的中国东部高原:埃达克岩的启示 [J].
张旗 ;
钱青 ;
王二七 ;
王焰 ;
赵太平 ;
郝杰 ;
郭光军 .
地质科学, 2001, (02) :248-255
[4]   渤海湾复式盆地动力学探讨 [J].
何斌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1, (01) :27-31
[5]   渤海湾盆地新生代走滑构造与油气聚集 [J].
池英柳 ;
赵文智 .
石油学报, 2000, (02) :14-20+5
[6]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与深部过程的耦合关系 [J].
解习农 .
地学前缘, 1998, (S1) :3-5
[7]   华北地区构造演化对渤海湾油气形成和分布的控制 [J].
何海清 ;
王兆云 ;
韩品龙 .
地质学报, 1998, (04) :313-322
[8]   渤海湾盆地早第三纪构造样式的演化 [J].
戴俊生 ;
陆克政 ;
漆家福 ;
陈书平 .
石油学报, 1998, (04) :27-31+4-5
[9]   壳幔化学不均一性与块体地球化学边界研究 [J].
朱炳泉 .
地学前缘, 1998, (01) :3-5
[10]   渤海湾盆地构造格架及演化 [J].
李军 ;
王燮培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8, (01) :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