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南隆起区第四纪晚期断裂活动特征

被引:23
作者
王志才
石荣会
晁洪太
陶九庆
韩延宏
逄锦亮
张春华
机构
[1] 山东省地震局
[2] 山东省泰安市地震办公室
关键词
活断层; 控震能力; 第四纪; 鲁中南;
D O I
10.16562/j.cnki.0256-1492.2001.04.018
中图分类号
P534.63 [第四纪(系)];
学科分类号
070905 ;
摘要
根据野外调查 ,并综合前人的研究资料 ,对鲁中南地区第四纪晚期断裂活动进行了分析 ,研究表明 ,鲁中南隆起区第四纪断裂活动具有时空不均匀性 ,主要表现为第四纪时期断层活动强度变化和断裂活动的群集性以及第四纪晚期断裂活动段分布的局限性上。对于鲁中南地区而言 ,活动断层可以分为中更新世中期 (5 0 0 ka BP)至晚更新世初期 (90 ka BP)活断层和晚更新世中、晚期至全新世早期活断层两类 ;其中前一类 (主要是中更新世断裂 )断裂数量较多 ,分布较为广泛 ,而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活动断裂段的数量较少 ,分布较局限。它们对地震的控制能力不同 ,前者可控制 5 .5级左右的地震 ,而后一类可控制 6~ 7级地震的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大陆岩石圈最新构造变动与地震灾害 [J].
张培震 .
第四纪研究, 1999, (05) :404-413
[2]   山东泰安地区断层的最新活动与“泰山震” [J].
晁洪太 ;
王志才 ;
李家灵 ;
崔昭文 .
地震地质, 1999, (02) :10-19
[3]   1995年山东苍山5.2级地震的发震构造 [J].
王志才 ;
晁洪太 .
地震地质, 1999, (02) :20-25
[4]   关于“昆仑-黄河运动” [J].
崔之久 ;
伍永秋 ;
刘耕年 ;
葛道凯 ;
庞其清 ;
许清海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1) :53-59
[5]   1668年郯城8*(1/2)级地震断层及其破裂机制 [J].
李家灵,晁洪太,崔昭文,赵清玉 .
地震地质, 1994, (03) :229-237
[6]   郯庐活断层的分段及其大震危险性分析 [J].
李家灵,晁洪太,崔昭文,赵清玉 .
地震地质, 1994, (02) :121-126
[7]   鲁中地区北西向断裂及其第四纪晚期的活动特征 [J].
晁洪太 ;
崔昭文 ;
李家灵 .
地震学刊, 1992, (02) :1-10
[8]   郯庐断裂带的活断层与郯城8.5级地震的构造条件 [J].
李家灵 .
山东地质, 1992, (01) :43-52
[9]  
新构造与环境[M]. 地震出版社 , 卢演俦等主编, 2001
[10]  
现今地球动力学研究及其应用[M]. 地震出版社 ,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编,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