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及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产AmpC酶、ESBLs检测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5
作者
唐朝贵
郑绍同
孙海平
韩其香
傅启云
机构
[1]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AmpC酶;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抗药性,微生物; 医院感染; 社区感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6.5 [微生物学检验];
学科分类号
100208 ;
摘要
目的探讨引起社区和医院感染的大肠埃希菌产AmpC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采用头孢西丁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测定AmpC酶;双纸片协同试验和纸片确证试验筛选并确认产ESBLs菌株。结果143株大肠埃希菌产AmpC酶、ESBLs及AmpC酶+ESBLs的总检出率分别为4.90%、28.67%、2.10%。非产酶株总耐药率,医院感染株为35.36%,社区感染株为21.8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产酶株总耐药率两者分别为73.40%、75.60%,差异无显著性(P>0.05)。社区和医院感染的非产酶菌株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林、环丙沙星等常用抗菌药物都有较高的耐药率,分别为57.58%、39.39%、42.42%、39.39%及77.97%、71.19%、66.10.%、54.24%;产酶菌株的耐药率均高于上述平均水平。所有被测药物中,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敏感性最高,未出现耐药株。结论社区感染的大肠埃希菌非产酶株耐药率明显低于医院感染株。大肠埃希菌耐药的主要原因是产ESBLs和AmpC酶;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为目前大肠埃希菌产酶株感染的临床经验首选用药。
引用
收藏
页码:255 / 25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大肠埃希菌高产AmpC酶的研究进展 [J].
王锦娜 ;
邵海枫 .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6, (02) :167-171
[2]   下呼吸道感染肠杆菌科细菌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 [J].
詹燏 ;
彭少华 ;
李从容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07) :98-100
[3]   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研究 [J].
唐朝贵 ;
孙海平 ;
郑绍同 .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04, (03) :244-246
[4]   13种抗生素对产AmpC酶或同时产ESBLs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J].
张永标 ;
张扣兴 ;
唐英春 ;
陆坚 ;
宋玮 ;
朱家馨 ;
谈淑卿 .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3, (09) :541-544+551
[5]  
4株AmpC启动子和衰减子突变大肠埃希菌的分析研究[J]. 蒋燕群,倪语星,Nancy D.Hanson.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2002(04)
[6]   AmpC酶的研究进展 [J].
周志慧 .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2001, (05) :212-216
[7]   阴沟肠杆菌去阻遏持续高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 [J].
吴伟元 ;
陈民钧 ;
王辉 .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01, (02) :10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