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生活世界:从“回归”到“超越”

被引:9
作者
周序
机构
[1] 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2]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关键词
教育思想; 回归生活世界; 超越生活世界; 胡塞尔; 杜威; 理念辨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当前我国教育界一个非常时髦的概念。"回归生活世界"这一哲学上的主张源自胡塞尔,胡塞尔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主观性成就"联系起来,强调主观的意义和价值,因而任何从"客观"的、外在的角度为教育拟定的"回归"路径,其实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相违背。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的思想,并不是主张在日常生活当中进行教育,日常生活世界并不能取代制度化的教育生活世界。因此,教育活动不能扔掉知识纯讲"回归",也不能抛弃制度化的学校教育并用生活来代替课堂,而应该在肯定知识的基础性、客观性价值的同时,吸取胡塞尔和杜威"生活世界"理论的精华,将客观知识和学生的主观感受联系起来,将抽象的知识和现实生活世界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共同予以关注和考虑,从而实现对生活世界的"超越"。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6+64 +6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1]  
童年与解放[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黄武雄, 2009
[12]  
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M]. 商务印书馆 , (德)胡塞尔(EdwundHusserl)著, 2001
[13]  
知觉现象学[M]. 商务印书馆 , (法)莫里斯·梅洛-庞蒂(MauriceMerleau-Ponty)著, 2001
[14]  
民主主义与教育[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美)约翰·杜威(JohnDewey)著, 2001
[15]  
后形而上学思想[M]. 译林出版社 , (德)于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 2001
[16]  
胡塞尔思想的发展[M]. 三联书店[荷]泰奥多·德布尔(Theo, 1995
[17]  
明日之学校[M]. 商务印书馆 , (美)杜威著, 1993
[18]  
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德)胡塞尔(Hussrl, 1988
[19]  
彻底的经验主义[M]. 上海人民出版社[美]詹姆士(James, 1986
[20]  
教学论研究[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胡克英 著,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