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刑法保护问题

被引:22
作者
管瑞哲
机构
[1] 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
关键词
网络安全; 知识产权; 刑法保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4 [知识产权]; D92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的犯罪主体更广泛,犯罪目的更易得逞,危害后果更严重。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犯罪刑法理论在危害行为、犯罪目的、客体对象、危害后果等方面都面临新的挑战。目前在刑法保护的应对方面存在着法规法律之间的内在矛盾和越权等问题,建议通过修改立法模式、修正刑法规范、完善司法解释等方式予以解决。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情节犯的犯罪构成理论意义 [J].
李翔 .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6, (04) :19-24
[2]   网络知识产权犯罪研究 [J].
刘行星 .
兰州学刊, 2006, (06) :204-205+98
[3]   网络知识产权的刑事法保护 [J].
郭丹 ;
高立忠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6, (03) :103-107+74
[4]   论著作权法中“发行”行为的界定——兼评“全球首宗BT刑事犯罪案” [J].
王迁 .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6, (03) :57-64
[5]   经济犯罪的刑事立法模式研究 [J].
杨兴培 .
政治与法律, 2006, (02) :31-36
[6]   论侵犯网络知识产权犯罪 [J].
陶月娥 .
辽宁警专学报, 2005, (06) :48-50
[7]   “索尼案”二十年祭——回顾、反思与启示 [J].
王迁 .
科技与法律, 2004, (04) :59-68
[8]   网络时代知识产权犯罪问题研究及其对策 [J].
崔立红 ;
秦野 .
知识产权, 2001, (04) :3-7
[9]   评美国近期关于数字版权侵权的刑事制裁立法 [J].
王晨 .
法学论坛, 2001, (01) :69-74
[10]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理论与实务.[M].刘宪权;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