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5 条
强风暴中反极性电荷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24
作者:

张义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雷电物理与防护工程实验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雷电物理与防护工程实验室

徐良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雷电物理与防护工程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雷电物理与防护工程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雷电物理与防护工程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来源:
关键词:
电荷结构;
反极性;
闪电探测;
电结构形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7.32 [不稳定天气的电];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反极性电荷结构是强风暴系统中一种常见的电荷结构配置,它是强风暴中正地闪大量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往往与灾害性天气相联系。人们对云内电荷结构的认识随电场探空、多种地面观测手段的发展而深入。反极性电荷结构并非在强风暴的起始阶段就出现,而存在一个演变过程,出现在风暴发展的特定阶段。宽广强烈的上升气流被认为在反极性电荷结构的形成中起关键作用,它使得上升气流区液态水含量等微物理条件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大小粒子碰撞的起电过程,使风暴内主要起电区霰粒子荷正电,冰晶等粒子荷负电,从而形成反极性电荷结构。强风暴中气流的动力输送、风切变等也被认为是反极性电荷结构形成的可能原因。利用数值模式,在真实的气象背景场下再现强风暴的反极性电荷结构演变特征和闪电活动特征,也是研究反极性结构形成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正地闪大量发生的强风暴开展大规模外场观测试验,并将观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相结合,将有利于理解强风暴中反极性电荷结构的形成及其与闪电活动特征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513 / 52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 [1] Simulation of the Electrification of a Tropical Cyclone Using the WRF-ARW Model: An Idealized Case[J]. JournalofMeteorologicalResearch, 2014, 28 (03) : 453 - 468徐良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evere Weather, 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College of Earth Scienc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evere Weather, 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张义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evere Weather, 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evere Weather, 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飑线系统中的闪电辐射源分布特征及云内电荷结构讨论[J]. 物理学报, 2013, 62 (21) : 526 - 534刘冬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郄秀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王志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吴学珂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潘伦湘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
- [3] 大兴安岭林区负地闪电荷源的反演[J]. 气象学报, 2013, 71 (04) : 783 - 795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4] 与强对流相联系的云系特征和天气背景[J]. 应用气象学报, 2013, (03) : 365 - 372曹治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王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
- [5] 云南两次中尺度对流雷暴系统演变和地闪特征[J]. 应用气象学报, 2013, (02) : 207 - 218张腾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省气象台 云南省气象台尹丽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省气象台 云南省气象台张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省气象信息中心 云南省气象台谢屹然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省气象台 云南省气象台朱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省气象台 云南省气象台
- [6] 沿海地区一次多单体雷暴电荷结构时空演变[J].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 (10) : 3203 - 3212李亚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区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张广庶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区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文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区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王彦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区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张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区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武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区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 [7] 雷暴起电和放电物理过程在WRF模式中的耦合及初步检验[J]. 大气科学 , 2012, (05) : 1041 - 1052徐良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郑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 [8] 基于时差法三维定位系统对闪电放电过程的观测研究[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0, 40 (04) : 523 - 534张广庶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王彦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郄秀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张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赵玉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天水师范学院物理系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李亚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9] 云内大粒子对闪电活动影响的个例模拟[J]. 应用气象学报, 2009, 20 (05) : 564 - 570王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雷电物理和防护工程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雷电物理和防护工程实验室董万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雷电物理和防护工程实验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雷电物理和防护工程实验室张义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雷电物理和防护工程实验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雷电物理和防护工程实验室马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雷电物理和防护工程实验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雷电物理和防护工程实验室
- [10] 甘肃中川地区云闪的多站同步观测及雷暴的等效电荷结构[J]. 高原气象 , 2009, (04) : 808 - 815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孔祥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袁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杨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张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