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生态用地的时空演变附视频

被引:6
作者
董顺舟
赵宇鸾
张蒙
黄登科
机构
[1]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生态用地; 时空演变; 土地利用; 喀斯特山区; 贵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为促进贵州喀斯特山区土地的合理有效利用和保护生态用地提供参考,利用遥感解译的2000年、2005年、2010年的贵州省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数据,通过土地利用的变化率和动态度,以及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值指标,分析2000—2010年贵州省生态用地的变化。结果表明:研究期内贵州省生态用地面积不断扩大,共增加56.51万hm2,较2000年增长4.71%,年均增长率0.47%。生态用地、耕地及人工表面的面积变化显著,生态用地转为人工表面及耕地的面积中,贵阳市占比最大;耕地转为生态用地的,遵义市占比最大。坡度大于6°的耕地更易向生态用地转变,占总变化面积的90.18%;坡度小于15°的生态用地更易向人工表面转变,占总变化面积的76.79%。在山区土地开发利用中,应遵循生态用地的演变规律,优化农业资金的投入方向,做好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的衔接,合理布局城市人工表面与生态用地。
引用
收藏
页码:186 / 18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重庆都市区生态用地空间结构演变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D]. 张骞.西南大学. 2012
[12]  
基于多智能体与元胞自动机的城市生态用地演变研究[D]. 黄秀兰.中南大学. 2008
[13]   关于我国土地利用分类问题的讨论 [J].
岳健 ;
张雪梅 .
干旱区地理, 2003, (01) :78-88
[14]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 [J].
王秀兰 ;
包玉海 .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01) :83-89
[16]   贵州喀斯特生态环境脆弱性类型区及其开发治理研究 [J].
何才华,熊康宁,粟茜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1) :1-9
[17]   土地结构分析的方法及应用 [J].
蔡运龙 .
地理学报, 1992, (02) :14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