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大气降水氚浓度恢复中的应用

被引:7
作者
龙文华 [1 ,2 ]
陈鸿汉 [1 ]
段青梅 [3 ]
李志 [2 ]
潘洪捷 [2 ]
刘荣益 [4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3] 内蒙古国土资源勘查开发院
[4]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氚浓度; 影响因素; 大气降水;
D O I
10.13686/j.cnki.dzyzy.2008.03.016
中图分类号
TP183 [人工神经网络与计算]; P426.612 [];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0706 ; 070601 ;
摘要
根据人工神经网络能识别输入输出数据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等特性,选用北半球(纬度22~74°)70个站点的IAEA/WMO大气降水氚浓度观测数据,建立了大气降水氚年平均浓度的恢复模型.通过对比认为:人工神经网络恢复的降水氚浓度能客观地反映其真实值,为无资料地区恢复1953年以来大气降水氚浓度提供了一种更好的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208 / 2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2]   人工神经网络在地下水动态预测中的应用 [J].
张忠永 ;
王明涛 ;
贾惠艳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2, (04) :504-506
[3]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油井产量和产水量 [J].
李论 ;
谢俊 ;
薛中天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1) :20-23+5
[4]   我国大气降水中氚的数值推算 [J].
吴秉钧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986, (04) :38-41+49
[5]   我国天然水中氚含量的分布特征 [J].
卫克勤 ;
林瑞芬 ;
王志祥 ;
周秀云 .
科学通报, 1980, (10) :467-470
[6]  
关中盆地环境同位素分布特征及水文地质意义[D]. 田华.长安大学. 2003
[7]  
现代优化计算方法[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邢文训, 2005
[8]  
人工神经网络导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蒋宗礼[著], 2001
[9]  
环境同位素方法在西辽河平原[内蒙古部分]地下水可更新能力研究中的应用 .2 龙文华. 中国地质大学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