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冲突困局与地方发展主义

被引:16
作者
彭勃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社会冲突; 地方政府; 地方发展主义; 绩效评估; 委托代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当前中国的社会冲突困局与改革以来形成的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代理型地方发展主义模式在赋予地方政府强劲发展动机的同时,也在社会差异、公共服务和政府公共形象等方面造成了消极影响,成为当前社会矛盾激化的深层次原因。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求决策者触及社会矛盾的体制性根源,促使地方发展主义模式转型。其可行路径包括构建地方政府双重代理机制,以及推动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方式的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3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 [J].
王永钦 ;
张晏 ;
章元 ;
陈钊 ;
陆铭 .
经济研究, 2007, (01) :4-16
[3]  
盲人摸象:中国地方政府分析[J]. 托尼·赛奇,邵明阳.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6(04)
[4]   政府管制、收入差距与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冲突 [J].
杨天宇 .
上海经济研究, 2006, (04) :30-37
[5]   地方政府行为和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J].
洪银兴 .
经济学家, 1997, (01) :41-49+126
[6]  
理解公共政策[M]. 华夏出版社 , (美)托马斯·R.戴伊(ThomasR.Dye)著, 2004
[7]  
风险社会[M]. 译林出版社 , (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著, 2004
[8]  
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荣敬本等著, 1998
[9]  
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 华夏出版社[美]塞缪尔·亨廷顿, 1988
[10]  
Solidary Groups,Informal Accountability,and Local Public Goods Provision in Rural China .2 Lily L Tsai.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