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霉菌菌株A与哈茨木霉T-23原生质体融合条件的研究

被引:4
作者
张彩霞
于晓丹
李颖
吕淑霞
陈捷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2]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辽宁沈阳
[3] 辽宁沈阳
[4] 上海
关键词
链霉菌菌株A; 哈茨木霉T-23; 原生质体融合;
D O I
10.16519/j.cnki.1004-311x.2004.06.011
中图分类号
Q933 [微生物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摘要
报道了链霉菌菌株和哈茨木霉菌株属间原生质体融合构建生防工程菌的前期研究成果 ,研究结果显示 :链霉菌菌株A与哈茨木霉T - 2 3分别以 10 0 0 μg/ml庆大霉素和 5 0~ 5 3℃热灭活 12 0min作为遗传标记 ;融合系统采用聚乙二醇 (PEG)作为促融剂 ,通过对PEG最佳分子量、浓度、处理时间的筛选 ,确立最佳融合技术系统 ,即内含 0 .0 5mol/LCa2 + 的 35 %PEG6 0 0 0 ,融合处理15min。所得融合子经过选择再生培养基培养后 ,在 132株融合子中初步筛选出 2株稳定的融合子。经孢子大小和DNA含量测定 ,确立一株为单倍重组体 ,另一株为杂合二倍体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周东坡;平文祥;.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2]  
生化实验方法和技术.[M].张龙翔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  
微生物遗传学实验技术.[M].贾盘兴等编著;.科学出版社.1992,
[4]  
抗真菌生物农药—凯地菌素的研究.[D].刘秋.沈阳农业大学.2002, 02
[5]   原生质体融合子代的筛选和鉴定 [J].
邱雁临 ;
曾莹 ;
胡赛阳 ;
夏服宝 .
生物技术, 2003, (06) :17-19
[6]   链霉菌种间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Ⅱ)——融合子56-2菌株的鉴定 [J].
陈五岭 ;
景建洲 ;
井申荣 ;
孙连魁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4) :82-85
[7]   光合细菌与酵母原生质体融合子连续发酵豆制品废水研究 [J].
程树培 ;
邓良伟 ;
崔益斌 .
环境科学学报, 1997, (03) :116-121
[8]   利用同源菌株融合改良农抗5102产生菌Ⅰ.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和融合 [J].
张修军 ;
周启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1) :5-9
[9]   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选育农抗120高产菌株的研究 [J].
朱昌雄 ;
谢德龄 ;
倪楚芳 ;
高惠江 .
微生物学报, 1989, 29 (06) :464-466
[10]   棘孢小单孢菌和灰色链霉菌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 [J].
柳君科 ;
薛禹谷 .
遗传学报, 1989, (01) :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