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5年青藏高原土壤温度的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31
作者
张文纲
李述训
庞强强
机构
[1] 藏北高原冰冻圈特殊环境与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土壤温度; 温度梯度; 多年冻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 [土壤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利用青藏高原60个气象站1960-2005年的土壤温度观测资料,采用Mann-Kendall法和功率谱方法对不同深度土壤温度的时间变化进行趋势突变和周期检验,并以主成分方法考察其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发现青藏高原浅层土壤温度自1970年以来升高趋势明显,1969-1970年为明显的突变点;40~320cm的深层土壤温度存在3.25年的显著周期变化;浅层土壤温度空间特征则主要体现为全区一致型和南北反向变化型。同时以浅层土壤温度梯度(10~20cm)的变化特征讨论了青藏高原地气间能量的交换关系以及浅层土壤温度梯度对高原多年冻土的响应,认为高原地气温差和浅层土壤温度梯度之间存在一种涨落机制,体现的是高原地气间的耗散结构关系;而浅层土壤温度梯度分布特征对高原多年冻土有明显的响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151 / 115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青藏高原近30年气候变化趋势 [J].
吴绍洪 ;
尹云鹤 ;
郑度 ;
杨勤业 .
地理学报, 2005, (01) :3-11
[2]   西藏高原降水变化趋势的气候分析 [J].
杜军 ;
马玉才 .
地理学报, 2004, (03) :375-382
[3]   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J].
韦志刚 ;
黄荣辉 ;
董文杰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3, (02) :157-170
[4]   冻土-气候关系模型评述 [J].
李新 ;
程国栋 .
冰川冻土, 2002, (03) :315-321
[5]   基于年平均地温的青藏高原冻土分布制图及应用 [J].
南卓铜 ;
李述训 ;
刘永智 .
冰川冻土, 2002, (02) :142-148
[6]   自组织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及其地学应用 [J].
申维 .
地质地球化学, 2001, (03) :1-7
[7]   青藏公路多年冻土段沥青路面热量平衡及路基稳定性研究 [J].
王绍令 ;
赵林 ;
李述训 ;
季国良 ;
谢应钦 ;
郭东信 .
冰川冻土, 2001, (02) :111-118
[8]   全球气候变化下青藏公路沿线冻土变化响应模型的研究 [J].
吴青柏 ;
李新 ;
李文君 .
冰川冻土, 2001, (01) :1-6
[9]   气候变化对中国多年冻土和寒区环境的影响 [J].
金会军 ;
李述训 ;
王绍令 ;
赵林 .
地理学报, 2000, (02) :161-173
[10]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地温监测结果分析 [J].
王绍令 ;
赵新民 .
冰川冻土, 1999, (02) :159-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