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类材料峰后本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10
作者
鄢建华
黄宝德
汤雷
机构
[1]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2] 武警水电第六支队
[3]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南京
[4] 宜昌
[5] 南京
关键词
应变软化; 本构关系; 损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452 [岩体力学性质及应力理论分析];
学科分类号
0801 ; 080104 ; 0815 ;
摘要
由于岩石、混凝土等材料的复杂性,使其峰后本构理论的研究非常困难。国内外许多学者依据多种力学理论建立了各种各样的本构模型。本文在讨论岩石力学本构模型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概要介绍了已有的各类本构模型并进行了简单评述,最后指出了其发展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岩土破损力学与双重介质模型 [J].
沈珠江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2, (04) :1-6
[2]   广义塑性力学理论 [J].
郑颖人 .
岩土力学, 2000, (02) :188-192
[3]   损伤本构模型研究方法新进展 [J].
余天庆,李兆霞 .
湖北工学院学报, 1995, (03) :1-10
[4]   弹脆塑性软化本构理论的特点及其数值计算 [J].
沈新普,岑章志,徐秉业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02) :22-27
[5]   雁型断裂的分形模型和能量耗散 [J].
谢和平 .
岩土工程学报, 1994, (01) :1-7
[6]   岩石材料应变软化模型及有限元分析 [J].
阎金安 ;
张宪宏 .
岩土力学, 1990, (01) :19-27
[7]  
岩土工程数值计算[M]. 中国铁道出版社 , 雷晓燕著, 1999
[8]  
固体本构关系[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黄克智, 1999
[9]  
岩土塑性力学[M]. 人民交通出版社 , 张学言编著, 1993
[10]  
岩石混凝土损伤力学[M].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谢和平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