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视角下的社会排斥问题研究

被引:3
作者
熊艾伦
蒲勇健
邹俊
机构
[1]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智慧城市; 社会排斥; 社会融合; 数字鸿沟; 信息社会;
D O I
10.16582/j.cnki.dzzw.2016.12.010
中图分类号
D669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1 ;
摘要
我国许多城市都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但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容易带来社会排斥问题。在分析智慧城市与社会排斥之间的关系并构建社会排斥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探讨了30个国内外准智慧城市的社会排斥度。研究发现,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倾向于加剧社会排斥,而影响社会排斥的主要因素包括城乡收入差距、个人文化素质、社会组织规模以及产业结构等。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9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1]  
智障人士社会融合指标体系研究[D]. 唐麟杰.华东师范大学. 2010
[12]   Struggling with the creative class [J].
Peck, 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2005, 29 (04) :740-+
[13]   Indicators and targets for social inclusion in the European Union [J].
Atkinson, AB ;
Marlier, E ;
Nolan, B .
JOUR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 2004, 42 (01) :47-75
[14]  
Activity spaces: measures of social exclusion?[J] . Transport Policy . 2003 (4)
[15]   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J].
张文宏 ;
雷开春 .
社会学研究, 2008, (05) :117-141+244
[16]   外来人群社会融合进程中的八大问题探讨——基于对宁波市1053位居民社会调查的分析 [J].
杨黎源 .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 (06) :65-70
[17]   上海市外来农民工社会融合现状调查研究 [J].
王桂新 ;
罗恩立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3) :97-104
[18]   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J].
刘小翠 .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4) :70-74
[19]   失业与社会排斥:一个分析框架 [J].
曾群 ;
魏雁滨 .
社会学研究, 2004, (03) :11-20
[20]   温哥华华人新移民的社会融合 [J].
王昺 ;
梁晓 .
世界民族, 2003, (04) :2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