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底泥疏浚环境效应:Ⅱ.内源氮释放控制作用

被引:40
作者
钟继承
刘国锋
范成新
李宝
张路
丁士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底泥疏浚; 内源; 氮释放; 太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通过为期一年的疏浚模拟试验,在试验室培养疏浚与对照柱样研究了底泥疏浚对内源氮释放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发现,疏浚表层30cm能够有效的消减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与孔隙水中NH4+含量.在一年的试验周期内,疏浚和对照柱沉积物-水界面的NH4+通量分别为5.3至18.6mg/(m2·d)与-9.4至67.5mg/(m2·d),疏浚柱沉积物-水界面的NH4+通量总体上低于未疏浚对照的通量,尤其是在温度较高的月份,从2006年5-12月疏浚柱沉积物-水界面NH4+释放通量显著低于未疏浚对照柱,疏浚沉积物的NH4+的释放潜力低于未疏浚对照沉积物.研究结果表明,在外源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底泥疏浚是消减研究区内源氮负荷有效的技术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335 / 34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湖泊底泥疏浚环境效应:Ⅰ.内源磷释放控制作用 [J].
钟继承 ;
刘国锋 ;
范成新 ;
张路 ;
丁士明 ;
任小龙 .
湖泊科学, 2009, 21 (01) :84-93
[2]   杭州西湖底泥疏浚工程的生态效应 [J].
吴芝瑛 ;
虞左明 ;
盛海燕 ;
徐骏 ;
韩轶才 ;
许云台 ;
冯宁 ;
姚佳玫 .
湖泊科学, 2008, (03) :277-284
[3]   生态疏浚对太湖五里湖湖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J].
王栋 ;
孔繁翔 ;
刘爱菊 ;
谈健康 ;
曹焕生 .
湖泊科学, 2005, (03) :263-268
[4]   模拟太湖底泥疏浚对氮磷营养物释放过程的影响研究 [J].
刘德启 ;
李敏 ;
朱成文 ;
顾钧 ;
江飞 ;
由文辉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3) :521-525
[5]   湖泊底泥疏浚对内源释放影响的过程与机理 [J].
范成新 ;
张路 ;
王建军 ;
郑超海 ;
高光 ;
王苏民 .
科学通报, 2004, (15) :1523-1528
[6]   太湖沉积物-水界面生源要素迁移机制及定量化——1.铵态氮释放速率的空间差异及源-汇通量 [J].
范成新 ;
张路 ;
秦伯强 ;
胡维平 ;
高光 ;
王建军 .
湖泊科学, 2004, (01) :10-20
[7]   底泥疏浚能控制湖泊富营养化吗? [J].
濮培民 ;
王国祥 ;
胡春华 ;
胡维平 ;
范成新 .
湖泊科学, 2000, (03) :269-279
[8]   The impact of dredging deep pits on organic matter decomposition in sediments [J].
Graca, B ;
Burska, D ;
Matuszewska, K .
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2004, 158 (01) :237-259
[9]  
Estimation on dynamic release of phosphorus from wind-induced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in Lake Taihu[J] . Chengxin Fan,Lu Zhang,Boqiang Qin,Sumin Wang,Weiping Hu,Chen Zhang.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 . 2004 (8)
[10]  
Dynamics of sediment resuspension and the conceptual schema of nutrient release in the large shallow Lake Taihu, China[J] . Boqiang Qin,Weiping Hu,Guang Gao,Liancong Luo,Jinshan Zhang.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200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