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底泥疏浚工程的生态效应

被引:56
作者
吴芝瑛 [1 ]
虞左明 [2 ]
盛海燕 [2 ]
徐骏 [1 ]
韩轶才 [2 ]
许云台 [2 ]
冯宁 [2 ]
姚佳玫 [2 ]
机构
[1] 杭州西湖水域管理处
[2] 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疏浚; 富营养化; 沉积物; 水生生物; 杭州西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851 [疏浚(河床整理)];
学科分类号
081504 ;
摘要
杭州西湖一直被富营养化问题所困扰.迄今为止,先后采用了多种工程措施进行治理.通过对杭州市政府1999-2002年对西湖实施的底泥疏浚工程前后沉积物中营养物质含量、水质以及水生生物群落各主要类群等方面的研究,评价了此次工程对减轻西湖的营养盐内负荷、控制湖泊富营养化的效果,探讨该工程的生态风险及对西湖水生生态系统重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疏浚工程降低了西湖各层沉积物中的有机物、氮和磷含量,尤其是沉积物表层10cm中的有机质、总氮和有机磷含量均有明显的下降;疏浚后西湖水体与富营养化相关的主要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水体中浮游植物密度、生物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群落中蓝藻比例下降;浮游动物群落的种类有所增加;疏浚后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快速恢复;疏浚后的水生生物群落指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有所减轻.
引用
收藏
页码:277 / 28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杭州西湖水生高等植物的恢复与水生生态修复 [J].
吴芝瑛 ;
吴洁 ;
虞左明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5, (01) :38-40+46
[2]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及其与水相磷的关系 [J].
朱广伟 ;
秦伯强 ;
高光 ;
张路 ;
范成新 .
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3) :381-388
[3]   西湖浮游植物的演替及富营养化治理措施的生态效应 [J].
吴洁 ;
虞左明 .
中国环境科学, 2001, (06) :61-65
[4]  
扼流线圈及其制造方法[P]. 刘春条,陈世沧,谢明家,黄逸珉,刘建志,庄惟清. 中国专利:CN1674167, 2005-09-28
[5]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2
[6]  
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金相灿, 1990
[7]  
中国淡水藻类[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胡鸿钧等 编著,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