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适房违规出租的合同效力与法律效果——兼论比例原则在合同效力认定中的运用

被引:5
作者
王蒙
机构
关键词
经济适用房; 共有产权住房; 强制性规定; 社会公共利益; 比例原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6 [合同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经济适用住房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其使用和流转均受到限制。购房人擅自出租经适房的行为既违反了相关管理规定,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就产权结构而言,购房者与政府按份共有的制度设计日渐成为主流。在判断经适房租赁合同的效力时,须在探求规范意旨的基础上对各方的利益进行综合考量。运用比例原则的结果显示,应以承认租赁合同效力为宜。如此既能避免购房人借出租经适房牟利,亦可兼顾善意承租人的正当利益。作为经适房的按份共有人,住房保障实施机构可主张原物返还请求权、房屋使用利益返还请求权、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作为保障性住房的监管部门,它还应当对违规购房人施以相应的行政处罚,以切实维护经适房制度的有序运行。
引用
收藏
页码:176 / 190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保障房租赁与买卖法律关系的性质 [J].
凌维慈 .
法学研究, 2017, 39 (06) :61-73
[2]   《合同法》第52条第5项评注 [J].
朱庆育 .
法学家, 2016, (03) :153-174+180
[3]   比例原则在私法中的普适性及其例证 [J].
纪海龙 .
政法论坛, 2016, 34 (03) :95-103
[4]   比例原则在民法上的适用及展开 [J].
郑晓剑 .
中国法学, 2016, (02) :143-165
[6]   比例原则下的无效合同判定之展开 [J].
黄忠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2, 18 (04) :46-59
[7]   论违反强制性规范的合同效力——历史考察与原因分析 [J].
刘凯湘 ;
夏小雄 .
中国法学, 2011, (01) :110-121
[8]   违法合同的效力判定路径之辨识 [J].
黄忠 .
法学家, 2010, (05) :56-73+177
[9]   论法律行为生效的“适法规范”——公法对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及其限度 [J].
谢鸿飞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6) :124-142+207
[10]   私法自治与公法强制——日本强制性法规违反行为效力论之展开 [J].
孙鹏 .
环球法律评论, 2007, (02) :6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