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大学通识教育改革新视角

被引:219
作者
聂迎娉 [1 ]
傅安洲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教育观; 价值取向; 通识教育; 课程育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1 ; 030505 ; 0401 ;
摘要
课程思政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实施全课程、全方位、全员育人的一种探索,是我国高等教育构建知识传授和价值养成相统一、知识育人和立德树人相统一、知识本位和人格本位相统一的现代课程设想,与回归育人初心、重构育人内涵的通识教育改革具有内在一致性。纵观大学教育观的演进与通识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变,课程思政理念乃是立足我国本土教育实践进行通识教育改革的中国话语,也是对课程育人价值的中国化诠释。它能促使高校深刻反思通识教育的价值取向,纠正工具理性倾向,使通识教育真正成为使人成"人"的重要载体。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J].
高德毅 ;
宗爱东 .
中国高等教育, 2017, (01) :43-46
[2]   大学通识教育价值取向的演进与转向 [J].
马早明 ;
高皇伟 .
教育研究, 2016, 37 (04) :52-60
[3]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实践模式及哲学基础探析 [J].
常甜 ;
马早明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4, 35 (06) :85-91+114
[4]   论价值自发和价值自觉 [J].
王国银 .
学术论坛, 2005, (12) :12-16
[5]   走出价值哲学的理论困境 [J].
兰久富 .
哲学动态, 2004, (07) :13-16
[6]   论“教育的价值”与“对教育的价值” [J].
雷鸣强 .
江苏高教, 1995, (03) :8-11
[7]  
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黄坤锦, 2006
[8]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论稿[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张寿松著, 2005
[9]  
外国高等教育史[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贺国庆等著, 2003
[10]  
现代汉语词典[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