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潘—甘孜地块前寒武—三叠系沉积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13
作者
苏本勋
陈岳龙
兰中伍
刘飞
张宏飞
王巧云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4] 北京
[5] 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6] 武汉
[7] 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
关键词
松潘—甘孜地块; 地球化学; 常量元素; 微量元素; 源区;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5.03.009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P594 [自然作用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070902 ;
摘要
松潘—甘孜地块位居中国西南部,北邻昆仑地块,西与青藏高原毗邻,东南缘与扬子板块相连,东北部与秦岭造山带相接。近年来,松潘—甘孜地块已成为地学界研究的焦点。我们对该区出露的碎屑沉积岩进行了地质、岩石学、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在地质历史上长期处于大陆岛弧环境,其沉积物成熟度不高,其物源多为火成岩区。松潘—甘孜地块的物源区以扬子板块为主,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火成岩物质的加入。
引用
收藏
页码:437 / 44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及其邻区区域大地构造学.[M].车自成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2,
[2]  
岩石地球化学.[M].(英)HughR.Rollison著;杨学明等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0,
[3]  
中国松潘-甘孜造山带的造山过程.[M].许志琴等著;.地质出版社.1992,
[4]  
中国区域地质.[M].夏天亮;刘衍伦编;.地质出版社.1990,
[5]   兰坪中新生代盆地沉积岩源区构造背景和物源属性研究——砂岩地球化学证据 [J].
李志明 ;
刘家军 ;
胡瑞忠 ;
刘玉平 ;
李朝阳 ;
何明勤 .
沉积学报, 2003, (04) :547-552
[6]   川西新元古代玄武质岩浆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和Nd同位素研究:岩石成因与地球动力学意义 [J].
李献华 ;
李正祥 ;
周汉文 ;
刘颖 ;
梁细荣 .
地学前缘, 2002, (04) :329-338
[7]   扬子板块西缘泸定桥头基性杂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 [J].
沈渭洲 ;
高剑峰 ;
徐士进 ;
周国庆 .
高校地质学报, 2002, (04) :380-389
[8]   川西炉霍二叠纪—三叠纪古裂谷的识别及其地质演化 [J].
王小春 .
地质学报, 2000, (03) :247-253
[9]   龙门山泥盆纪沉积盆地的古地理和古构造重建 [J].
刘文均 ;
郑荣才 ;
李祥辉 .
地质学报, 1999, (02) :109-119
[10]   华北克拉通后太古宙碎屑沉积岩地球化学研究——三叠纪的成分变化及其意义 [J].
贾望 ;
鲁高山 .
地球科学, 1999, (02) :96-97+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