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8月长江口外海区冲淡水和羽状锋的观测附视频

被引:69
作者
朱建荣
丁平兴
胡敦欣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上海
[3] 上海
[4] 青岛
关键词
长江冲淡水; 羽状锋; 上升流; 台湾暖流; 现场观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1.2 [海洋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0707 ;
摘要
采用CTD、多参数环境监测系统 YSI等仪器设备 ,于 2 0 0 0年 8月在长江口外海区对长江冲淡水结构、羽状锋等进行了现场观测。 2 0 0 0年 8月长江冲淡水出口门后 ,朝东北偏北流动 ,而当年 8月为长江径流量偏小的月份。通过动力分析指出了近口门段长江冲淡水分布类型与径流量的关系。长江冲淡水主流在近口门附近朝东北偏北扩展后 ,在科氏力作用下朝东南扩展 ,在转向区域为沿水下河谷北上的高盐台湾暖流水。高盐的台湾暖流水和长江冲淡水混合 ,生成口外羽状锋 ,强度大 ,阻挡了长江冲淡水向东扩展 ,并使冲淡水在当年径流量偏小情况下朝东北偏北运动。部分台湾暖流水在中下层能穿越长江口外而向北流动。羽状锋主要存在于长江口外 1 2 2 .6°E附近的 1 5m水层之上。在浙江沿岸、长江口外水下低谷西侧、吕泗近岸存在着上升流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249 / 25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长江入河口区生源要素的浓度变化及通量估算附视频 [J].
刘新成 ;
沈焕庭 ;
黄清辉 .
海洋与湖沼, 2002, (03) :332-340
[2]   长江和长江口高含量无机氮的主要控制因素附视频 [J].
沈志良 ;
刘群 ;
张淑美 ;
苗辉 ;
张平 .
海洋与湖沼, 2001, (05) :465-473
[3]   长江口上升流海区的生态环境特征 [J].
赵保仁 ;
任广法 ;
曹德明 ;
杨玉玲 .
海洋与湖沼, 2001, (03) :327-333
[4]   浙江沿岸上升流和沿岸锋面的数值研究 [J].
刘先炳 ;
苏纪兰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1, (03) :305-314
[5]   浙江沿岸上升流区的锋面结构、变化及其原因 [J].
潘玉球 ;
徐端蓉 ;
许建平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5, (04) :401-411
[6]   夏季长江冲淡水扩展机制的初析 [J].
浦泳修 .
东海海洋, 1983, (01) :43-51
[7]   应用T-S关系定量地分析浅海水团的初步研究 [J].
毛汉礼 ;
任允武 ;
万国铭 .
海洋与湖沼, 1964, (01) :1-22
[8]  
长江冲淡水扩展机制[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朱建荣,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