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06—2010年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疫情分析

被引:50
作者
黑发欣
王璐
秦倩倩
王岚
郭巍
李东民
丁正伟
机构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艾滋病; 男男性行为者; 性传播疾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2.9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分析2006-2010年中国男男性行为者(MSM)的艾滋病疫情特征。方法分析2006-2010年中国艾滋病病例报告系统中男男性传播病例的三间分布(时间、人群、地区)及哨点监测系统中MSM的HIV抗体检出率及安全套使用率。结果艾滋病病例报告系统显示,2006-2010年男男性传播病例构成比从1.5%增长到10.8%,是增长最快的传播途径。与其他传播途径相比,男男性传播HIV/AIDS病例具有以下明显的特征:15~29岁为主(54.6%)、文化程度较高(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者占69.8%)、未婚为主(64.8%)、干部/教师/医生/离退休人员(14.3%)及学生(7.9%)等职业占相当高的比例、流动性强(流动人口占36.2%)、城市为主(城市人口占72.6%)、专题调查(26.7%)及无偿献血(6.4%)检出比例较高。地区分布差异大,主要分布在北京、四川、广东、重庆、江苏、辽宁、上海和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哨点监测系统显示,2006-2010年中国MSM的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中位数)为3.4%,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中位数)为73.2%。结论 2006-2010年中国男男性传播艾滋病报告病例构成比增长快速,哨点监测发现MSM感染率较高,安全套使用率较低,表明MSM艾滋病流行严重且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以15~29岁青年学生及无偿献血人员感染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0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中国2006-2009年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状况分析 [J].
王岚 ;
丁正伟 ;
阎瑞雪 ;
李东民 ;
郭巍 ;
丁国伟 ;
王丽艳 ;
秦倩倩 ;
黑发欣 ;
李培龙 ;
葛琳 ;
王璐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0, (09)
[2]   男男性接触人群HIV感染趋势分析 [J].
马小燕 ;
Mc Farland Willi ;
张启云 ;
赵金扣 ;
贺雄 ;
李洋 ;
徐敏 ;
孙卫东 ;
黑发新 ;
张琴 ;
杜辉 .
中国公共卫生 , 2007, (11) :1352-1354
[3]   无偿献血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态度 [J].
王淑荣 ;
闫皓 ;
杨涛 .
中国学校卫生, 2006, (03) :23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