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0 条
元胡止痛滴丸对硝酸甘油诱导大鼠实验性偏头痛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15
作者:
冯玥
[1
]
胡金芳
[1
]
邸志权
[1
]
许浚
[2
]
张铁军
[2
]
申秀萍
[1
]
机构:
[1] 天津药物研究院新药评价有限公司
[2] 天津药物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元胡止痛滴丸;
实验性偏头痛;
镇痛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元胡止痛滴丸对大鼠实验性偏头痛的镇痛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正天丸(3.0 g/kg)组以及元胡止痛滴丸0.4、0.8、1.6 g生药/kg组,每组10只,ig给药,给药体积0.5 m L/100 g,1次/d,连续给药3 d。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去离子水。末次给药后30 min,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sc硝酸甘油注射液10 mg/kg,复制大鼠实验性偏头痛模型。立即记录大鼠搔头潜伏期以及60 min内的搔头次数,计算搔头潜伏期延长率和搔头次数抑制率。测定大鼠脑组织和血清中多巴胺(DA)、5-羟色胺(5-HT)、β-内啡肽(β-E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NO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元胡止痛滴丸0.8、1.6 g生药/kg组偏头痛大鼠的搔头次数显著减少(P<0.05、0.01),并呈剂量相关性。与模型组比较,元胡止痛滴丸0.8 g生药/kg组DA、NO水平显著降低(P<0.05),1.6 g生药/kg组5-HT、DA、NO水平显著降低(P<0.01、0.001),β-EP水平显著升高(P<0.05),但对CGRP水平基本无影响。结论元胡止痛滴丸在0.8~1.6 g生药/kg对大鼠实验性偏头痛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5-HT、NO、DA、β-EP等与疼痛相关的血管活性物质及神经递质的水平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23 / 426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