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西部岸外沙波的高分辨率形态特征

被引:29
作者
曹立华
徐继尚
李广雪
史经昊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沙波; 沙脊; 底形; 高分辨率; 多波束探测; 海南岛西部岸外;
D O I
10.16562/j.cnki.0256-1492.2006.04.003
中图分类号
P736.21 [海洋沉积];
学科分类号
070704 ; 0709 ;
摘要
利用SIMRAD-EM3000多波束探测系统和DGPS定位系统,对海南岛东方岸外的沙波沙脊区进行了高精度探测,分析结果表明:从海岸到陆架底形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依次出现弱侵蚀底形段、沙波沙脊底形段和平坦底形段。沙波仅发育于沙波沙脊段,介于水深20~50 m之间,沙波形态有二维与三维两种,沙波波高多为0.7~2.5 m,波长20~70 m,沙波指数(L/H)为20~60,对称指数为1~3;沙波沙脊区沉积物的搬运方向有明显的规律性,在沙脊的西侧,沉积物主要向北搬运;在沙脊的东侧,沉积物主要向南搬运;沙波的形成和发育主要受潮流场控制,热带风暴对其有改造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海南东方岸外海底沙波活动性研究 [J].
夏东兴 ;
吴桑云 ;
刘振夏 ;
印萍 ;
亓发庆 ;
叶银灿 ;
谢钦春 ;
陈锡土 ;
来向华 ;
陈小玲 .
黄渤海海洋, 2001, (01) :17-24
[2]   南海北部的潮波传播与海底沙脊和沙波发育 [J].
王文介 .
热带海洋, 2000, (01) :1-7
[3]   面对北部湾的思考──关于环北部湾海岸的开发与保护 [J].
奉仰崇 .
海洋开发与管理, 1999, (02) :14-17
[4]   渤海东部潮流动力地貌特征 [J].
刘振夏,汤毓祥,王揆洋,夏东兴 .
黄渤海海洋, 1996, (01) :7-21
[5]   南海珠江口盆地陆架斜坡及大陆坡海底沙波动态分析 [J].
王尚毅,李大鸣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4, (06) :122-132
[6]   南海北部海底沙波地貌 [J].
冯文科,黎维峰 .
热带海洋, 1994, (03) :39-46+100
[7]   南海北部内陆架沉积物来源及控制因素的研究 [J].
陈俊仁 ;
郑祥民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5, (05) :579-589+661
[8]   南海台风的统计特征 [J].
关芬呈 ;
谢清华 .
海洋通报, 1984, (04) :19-27
[9]   南海北部一50米古海岸线的初步研究 [J].
陈俊仁 ;
冯文科 ;
赵希涛 .
地理学报, 1983, (02) :176-187+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