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黄河三角洲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山东省东营市为例

被引:6
作者
张月锐
李香颖
李复恩
机构
[1] 东营市政府调研室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生态补偿机制; 石油矿产资源; 湿地; 林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在国内外,生态补偿机制已在农业、资源开发、河流治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实施,较好地解决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问题。东营是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主战场,生态环境存在较多问题,保护和建设资金匮乏,急需构建运行合理、兼顾多方效益的生态补偿机制。根据东营市的生态环境情况,应本着"谁破坏谁修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重点在油气资源开发、湿地保护和林地建设等领域,依据合理的生态环境补偿标准进行生态补偿。可通过争取国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以税费方式向破坏主体和受益主体征收、市场化融资等方式筹措补偿资金。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研究[M]. 山东人民出版社 , 韩美, 2009
[2]  
胜利油田年鉴[M]. 中国石化出版社[胜利油田]政策研究室编纂, 2004
[4]  
完善四川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考[J]. 吴垠.  川改革. 2010 (02)
[5]  
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获新进展[N]. 张年亮,舒方静,骆盈盈. &nbsp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9 (004)
[6]   上海市九段沙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J].
马翠欣 ;
袁峻峰 ;
董凤丽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2) :98-101
[7]   东营市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探讨 [J].
张美英 .
山东水利, 2010, (06) :48-49
[8]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价 [J].
赵同谦 ;
欧阳志云 ;
郑华 ;
王效科 ;
苗鸿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4) :480-491
[9]   白洋淀芦苇资源及其生态功能与利用 [J].
李建国 ;
李贵宝 ;
刘芳 ;
王殿武 ;
陈桂珅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04, (05) :37-40
[10]   哈尔滨市郊林地生态价值评价研究 [J].
栾宝石 ;
曲长祥 .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0, 16 (01) :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