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素收入有效税负的地区差异测算

被引:2
作者
席玮
彭刚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国民核算研究院
关键词
要素收入; 有效税负; 地区差异;
D O I
10.13546/j.cnki.tjyjc.2015.02.029
中图分类号
F812.42 [税收];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摘要
文章以间接税转嫁为视角,提出了要素收入有效税负的地区测算框架,并利用我国地区间投入产出表,实证测算了我国2010年的地区要素税负水平。研究发现:各地区的资本税负普遍高于劳动税负;间接税转嫁的影响对于劳动和资本都很显著;无论是劳动还是资本,税负较重的地区大多集中在西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对此,可以通过在税收优惠政策上更多地为经济弱势地区提供支持、降低间接税税率以逐步减少间接税在税收收入中的比重、促进公共支出向民生方向倾斜等措施来改善要素税负的地区不平衡。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中国2007年30省区市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编制的理论与实践.[M].刘卫东; 陈杰; 唐志鹏; 刘红光; 韩丹; 李方一; 著.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M].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统计处 编;闵庆全等 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
[3]   增值税收入地区间转移的衡量——生产地原则与消费地原则的比较 [J].
黄夏岚 ;
刘怡 .
财贸经济, 2012, (01) :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