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际产业转移、新国际货币体系与中国发展转型

被引:4
作者
南开大学产业经济课题组 [1 ]
段文斌 [2 ]
刘大勇 [1 ]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2] 南开大学经济学系
关键词
国际产业分工; 国际货币体系; 产业升级; 人民币国际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13 [世界经济问题]; F821 [世界货币];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始于1970年代的美国经济全面转型是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首要前提。欧美经济的虚拟化是与国际产业转移相辅相成的统一过程,其"再工业化"将深刻影响国际分工格局并重塑国际产业体系。美元和欧元共同主导的"双本位"国际货币体系难以避免"滥币陷阱",债务危机可能成为欧美经济实现"再平衡"之前的一种常态。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面临着产业升级和金融深化的双重难题,唯有形成内生技术能力、内生市场需求和加速人民币国际化,才能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2+93 +9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刘易斯转折点.[M].蔡昉;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  
如何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N].吕铁;贺俊;黄阳华;.中国经济时报.2012,
[3]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 [J].
万军 ;
冯晓琦 .
江西社会科学, 2012, 32 (05) :19-25
[5]   后危机时期中国产业的成长方式和路径转型 [J].
南开大学产业经济课题组 ;
段文斌 .
学术研究, 2011, (02) :82-90+117
[6]   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 [J].
李克强 .
求是, 2010, (11) :3-15
[7]   经济转型与增长的持续性:来自中国的经验 [J].
段文斌 ;
张曦 .
社会科学研究, 2009, (01) :36-42
[8]   收入分配、技术进步与经济的持续增长——来自中国的经验 [J].
段文斌 ;
袁晓龙 ;
李伟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3) :88-97
[9]   技术进步的原因和性质——基于分工和报酬递增的研究 [J].
董林辉 ;
段文斌 .
南开经济研究, 2006, (06) :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