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产网络视角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逻辑和经验证据

被引:36
作者
谢富胜 [1 ]
高岭 [1 ]
谢佩瑜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生产网络; 生产方式创新; 关键部件创新; 乡村振兴;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9.0150
中图分类号
F113 [世界经济问题]; D035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本文从经济全球化进程考察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研究发现,我国自2000年左右深度融入全球生产网络所形成的投资、出口联动增长模式支撑了2000~2007年的高速增长,新常态源于支撑2000年以来增长模式的社会经济条件遭到破坏。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过程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把过剩的产能转移到中部农村地区的地下管网建设,修复资本的同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此同时,企业要努力建设关键部件开发平台,推进关键部件创新,获得全球制造的标准制定权。通过构建集成创新的核心企业和不同层次的模块化生产企业之间的国内生产网络,满足我国标准化需求和个性化需求并存的动态需求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101+118 +11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80 条
[1]   中国经济增长四十年回顾与展望 [J].
李建伟 .
管理世界, 2018, 34 (10) :11-23
[2]   稳投资力度不宜过猛 多注重有效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 [J].
胡祖铨 .
宏观经济管理, 2018, (10) :36-40+46
[3]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J].
谢富胜 .
教学与研究, 2018, (09) :5-14
[4]   如何看待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J].
刘伟 ;
蔡志洲 .
管理世界, 2018, 34 (09) :1-15
[5]   论产品开发平台 [J].
路风 .
管理世界, 2018, 34 (08) :106-129+192
[6]   世界生产体系的剧变与发展中国家的际遇 [J].
刘民权 .
探索与争鸣, 2018, (07) :4-11+142
[7]   改革40年与中国经济的未来 [J].
王小鲁 .
新金融, 2018, (07) :25-30
[8]   金融危机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劳资关系 [J].
罗伯特·昂格尔 .
文化纵横, 2018, (03) :50-59
[9]   互联网时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导性动力:工业化传统思路的局限 [J].
周密 ;
盛玉雪 .
中国工业经济, 2018, (04) :39-58
[10]   中国经济增长下滑的原因 [J].
田国强 .
学习与探索, 2018, (04) :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