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盆地欧利坨子富钾质火山岩特征与成因探讨附视频

被引:7
作者
张建龙 [1 ]
蒋少涌 [1 ]
白玉英 [2 ]
孙娜 [3 ]
王睿 [3 ]
机构
[1] 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2] 辽河油田录井公司
[3] 中油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富钾质火山岩; 喷发方式; 地球化学; 测井; 辽河盆地;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2006.02.016
中图分类号
P588.14 [喷出岩(火山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欧利坨子位于辽河盆地东部凹陷中段,是新生代古近纪火山活动非常强烈的地区,主要岩性为玄武岩、粗面岩和火山碎屑岩。对该区富钾质火山岩(粗面岩)的喷发特征、喷发年代、地球化学和成因进行了研究。火山口位于该区的中部,属于裂隙式喷发,弧形裂隙的两端喷发强度大,并在晚期形成了破火山口。粗面岩的KAr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表明,它们形成于沙三时期(38.0~43.0Ma),具有富碱(K2O+Na2O=10.22%~12.47%)、富钾(K2O/Na2O=0.69~1.88)、高铝(Al2O3=17.82%~19.44%)、低钛(TiO2=0.19%~0.67%)的特点,属于典型的钾玄岩系。粗面岩的分布受火山裂隙控制,同时也受区域的断裂活动影响。在该区富钾质岩浆喷发前后,华北东部中、新生代构造体制存在由EW向挤压构造向NNE向以伸展为主的构造格局、由板缘向板内构造环境的重大转折,郯庐断裂由左旋走滑变为右旋走滑,辽河盆地在沙三期进入大幅度张裂期。欧利坨子富钾质火山岩的形成是裂谷期岩石圈伸展作用的产物,是玄武质岩浆经过大比例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可能与晚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俯冲残片的部分熔融有密切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71 / 28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板缘向板内环境的过渡—辽河盆地古近纪玄武岩地球化学 [J].
吴昌志 ;
顾连兴 ;
任作伟 ;
张遵忠 ;
陈振岩 ;
赵明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02) :115-126
[2]   辽河盆地粗面斑岩成因及其构造环境 [J].
吴昌志 ;
顾连兴 ;
任作伟 ;
陈振岩 ;
王银喜 ;
张遵忠 ;
汤晓茜 ;
赵明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267-278
[3]   辽河盆地沙三期火山-侵入岩地球化学与岩石成因 [J].
吴昌志 ;
顾连兴 ;
任作伟 ;
王银喜 ;
赵明 ;
张遵忠 ;
汤晓茜 ;
张光辉 .
岩石学报, 2004, (03) :545-556
[4]   地壳深俯冲与富钾火山岩成因 [J].
邱检生 ;
徐夕生 ;
蒋少涌 .
地学前缘, 2003, (03) :191-200
[5]   测井资料交会图法在火山岩岩性识别中的应用 [J].
赵建 ;
高福红 .
世界地质, 2003, (02) :136-140
[6]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中部火山岩储层特征研究 [J].
蔡国钢 ;
张坤 ;
刘立 ;
张晓英 .
海洋石油, 2003, (02) :32-37
[7]   郯庐断裂带含油气性研究 [J].
张云银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01) :28-32+38
[8]   中新生代辽河盆地区域应力场变化及其成因 [J].
孙红军 .
古地理学报, 2002, (04) :61-69
[9]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北段构造样式形成机制 [J].
刘立 ;
谢文彦 ;
郭克园 ;
蔡国刚 .
地质力学学报, 2002, (03) :265-271
[10]   辽河盆地欧利坨子地区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成藏条件 [J].
郭克园 ;
蔡国刚 ;
罗海炳 ;
王智勇 ;
常津焕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2, (Z1) :6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