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救济模式的选择及其依据

被引:38
作者
崔建远
机构
[1] 不详
[2] 清华大学法学院 北京
[3] 不详
关键词
物权救济模式; 物权请求权; 侵权责任; 竞合;
D O I
10.15939/j.jujsse.2005.01.023
中图分类号
D923.2 [物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物权救济模式存在着物权请求权模式和侵权责任模式及竞合模式。在物权遭受侵害或妨害以及存在着妨害之虞的领域内, 或者说在物权法和侵权行为法之间的关系上, 物权请求权模式应优于侵权责任模式。而在环境侵权领域内, 站在整个民法的立场上, 可以承认物权请求权和侵权责任的竞合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29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侵权行为法统一救济论科学吗 [J].
刘明飞 .
政治与法律, 2004, (02) :52-54
[2]   债法总则与中国民法典的制定——兼论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定位 [J].
崔建远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4) :67-76
[3]   绝对权请求权抑或侵权责任方式 [J].
崔建远 .
法学, 2002, (11) :40-43
[4]   论民事责任 [J].
梁慧星 .
中国法学, 1990, (03) :64-70
[5]  
德国债法总论[M]. 法律出版社 , (德)迪特尔·梅迪库斯(DieterMedicus)著, 2004
[6]  
物权法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王利明著, 2002
[7]  
合同责任研究[M]. 吉林大学出版社 , 崔建远著, 1992
[8]  
民法学教程[M].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金平主编,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