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下水陆面过程耦合模型的黑河干流中游耗水分析

被引:13
作者
田伟 [1 ]
李新 [1 ]
程国栋 [1 ]
王旭升 [2 ]
胡晓农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地下水-陆面过程耦合模型; 耗水分析; 蒸散发量; 黑河干流中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3 [水文分析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耗水分析能够直接揭示水资源利用的本质,蒸散发是流域尺度耗水的主体.将一个典型的陆面过程模型和一个地下水模型紧密耦合,从而在地下水模型中增加具有物理机理的蒸散发描述,同时改进陆面过程模型中地下水的动力过程,由此在发挥这两类模型各自优势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地下水-陆面过程耦合模型.利用该模型模拟了黑河干流中游2008年逐小时的蒸散发过程.结果表明:黑河干流中游2008年总耗水量约为35.7×108 m3,耗水最大的地表类型是农作物为19.3×108 m3、裸地和戈壁为7.2×108 m3、草地为6.0×108 m3、稀疏植被为3.1×108 m3,其中,不同地表类型的年蒸腾量分别为8.8×108 m3、0.02×108 m3、2.2×108 m3以及0.4×108 m3,对应它们的年蒸散发强度分别为:580mm、117mm、331mm以及202mm.通过耗水平衡分析也得到2008年黑河干流中游地下水呈负平衡状态,全年地下水超采约0.9×108 m3,其中区内地下水储量在7—11月间呈增加趋势,其他各月呈减少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668 / 67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黑河中上游段河道渗漏量计算方法的试验研究 [J].
胡兴林 ;
肖洪浪 ;
蓝永超 ;
王静 ;
丁宏伟 .
冰川冻土, 2012, 34 (02) :460-468
[2]   陆面-水文耦合模型系统在淮河流域的构建及应用 [J].
翟春玲 ;
余钟波 ;
郝振纯 ;
孙永宾 ;
姚峰 ;
王铭业 ;
刘臣亮 ;
韩尚峰 ;
谷黄河 ;
王兴平 .
冰川冻土, 2012, (01) :139-146
[3]   黑河干流高崖断面径流变化及其模拟 [J].
赵静 ;
王旭升 ;
万力 .
中国沙漠, 2011, 31 (05) :1337-1342
[4]   黑河流域中西部子水系水资源分布特征研究 [J].
牛最荣 ;
赵文智 ;
陈学林 ;
黄维东 .
冰川冻土, 2010, 32 (06) :1194-1201
[5]   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荒漠人工绿洲耗水研究 [J].
赵文智 ;
牛最荣 ;
常学礼 ;
李守波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0, 40 (10) :1431-1438
[6]   黑河流域水循环特征研究 [J].
侯兰功 ;
肖洪浪 ;
邹松兵 ;
杨永刚 ;
肖生春 .
水土保持研究, 2010, (03) :254-258
[7]   基于广义ET的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规划研究Ⅲ:应用 [J].
桑学锋 ;
秦大庸 ;
周祖昊 ;
葛怀凤 .
水利学报, 2009, 40 (12) :1409-1415
[8]   区域蒸散发分布式模拟及其遥感验证 [J].
蔡锡填 ;
徐宗学 ;
苏保林 ;
于伟东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10) :154-160+365
[9]   甘肃省黑河干流中游地区泉水动态特征及预报 [J].
丁宏伟 ;
徐大录 ;
赵玉苹 ;
杨建军 .
干旱区地理, 2009, 32 (05) :726-732
[10]   区域目标ET的理论与计算方法:应用实例 [J].
刘家宏 ;
秦大庸 ;
王明娜 ;
桑学锋 ;
吕金燕 ;
张瑞美 .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 2009, 39 (02) :318-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