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房醇提物逆转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研究

被引:6
作者
庄爱文 [1 ]
饶芳 [2 ]
刘文洪 [2 ]
祝文斌 [2 ]
李荣群 [2 ]
机构
[1] 浙江省中医院
[2] 浙江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蜂房醇提物/药理学; 铜绿假单胞菌/药物作用; 基因表达; 耐药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探讨蜂房醇提物对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效果及其逆转细菌耐药的机理。方法:检测蜂房醇提物对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PCR方法分别检测低于一个MIC浓度梯度的蜂房提取物作用前、作用第1、5、10天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基因(TEM、SHV、DHA、CTX-M-1、CTX-M-2、CTX-M-9、OXA-2、OXA-10、oprD2)的表达,同时采用RT-PCR方法检测阳性耐药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蜂房醇提物对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4,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TEM和OXA-10基因在蜂房作用前后均为阳性,其余耐药基因在蜂房醇提物作用前后均为阴性,蜂房醇提物作用前及作用1天后,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TEM和OXA-10的mRNA为阳性,而作用5天后,TEM和OXA-10的mRNA检测为阴性。结论: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携带多种耐药基因,蜂房醇提物可逆转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其逆转机理可能与其抑制耐药基因表达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2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药五倍子、蜂房提取物对早期釉质龋再矿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J].
楚金普 ;
李继遥 ;
郝玉庆 ;
周学东 .
时珍国医国药, 2007, (11) :2604-2606
[2]   中药对细菌R质粒消除作用的研究概况 [J].
韩伟 ;
张铁 ;
钟秀会 .
中国畜牧兽医, 2006, (08) :52-54
[3]   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及对细菌耐药性应采取的对策 [J].
王瑞兰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 (15) :2077-2078
[4]   中药逆转细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J].
虞红 ;
李英伦 .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06, (01) :2-3
[5]   天然药物蜂房化学成分提取物对口腔细菌生长的实验研究 [J].
左渝陵 ;
谢倩 ;
李继遥 ;
周学东 .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5, (01) :24-25+28
[6]   蜂房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李彦 ;
贾恩礼 ;
栾琳 .
中医药信息, 2004, (05) :21-22
[7]   细菌耐药性的诱导与消除 [J].
孟甄 ;
金建玲 ;
刘玉庆 ;
高培基 .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3, (09) :1047-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