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高寒地区可再生能源与储能集成供能系统研究

被引:12
作者
孙雯雯 [1 ,2 ]
徐玉杰 [1 ,2 ]
丁捷 [1 ,2 ]
李瑞民 [1 ,2 ]
凌浩恕 [1 ,2 ]
谭雅倩 [1 ,2 ]
陈海生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高原高寒; 可再生能源; 储能; 容量优化; 能量管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73 [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 TK01 [能源];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080702 ;
摘要
面向高原高寒地区对稳定供热和供电的迫切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可再生能源与储能集成供能系统。该系统包括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水力发电、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储热系统、储电装置以及集成控制系统,实现了多种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制定了一种考虑热电设备性能的实时能量管理策略,并建立了以年成本为主要优化目标的容量配置方法;利用该系统与优化方法对高原高寒地带民用住宅群的供能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案例对比分析,验证了该集成供能系统容量配置方法和能量管理策略的可行性。研究结果为高原高寒地区供能系统的选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678 / 68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高寒地区槽式太阳能集热器与CO_2空气源热泵复合供暖系统的研究.[D].何璇.西南交通大学.2018, 09
[2]  
海水抽水蓄能系统特性与优化研究.[D].谭雅倩.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7, 01
[3]  
太阳能电站双罐式熔盐蓄热系统的优化设计及研究.[D].张雅文.华中科技大学.2012, 07
[4]   西藏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J].
钱钢粮 .
水力发电, 2019, 45 (02) :6-10+34
[5]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并网型微电网容量优化配置 [J].
李咸善 ;
方婧 ;
郭诗书 ;
鲁伦 ;
范雨萌 ;
易茗 ;
张晋维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8, 46 (23) :8-17
[6]   跨临界二氧化碳储能系统研究 [J].
李玉平 ;
徐玉杰 ;
李斌 ;
郭欢 ;
郭丛 ;
陈海生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8, 38 (21) :6367-6374+6499
[7]   偏远山区风光水储互补发电系统容量优化配置 [J].
张志文 ;
范威 ;
刘军 ;
周滔 ;
石建可 .
电源学报, 2018, (05) :138-146
[8]   风电–CSP联合发电系统优化运行研究 [J].
杨勇 ;
郭苏 ;
刘群明 ;
李荣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8, 38(S1) (S1) :151-157
[9]   浅析西藏地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现状及未来发展 [J].
胡尧 ;
李子璇 ;
李勇 ;
罗梦 ;
王福鼎 ;
仁青罗布 ;
武泽人 .
太阳能, 2017, (08) :11-13
[10]   计及可控负荷的独立微网分布式电源容量优化 [J].
黄弦超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8, 38 (07) :1962-1970+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