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同辐射模型研究下降管内传热传质特性

被引:28
作者
李铁
李伟力
袁竹林
机构
[1] 东南大学洁净煤发电及燃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激冷室; 下降管; 辐射换热; 流体体积方法; 数值模拟;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07.02.018
中图分类号
TK124 [传热学];
学科分类号
080701 ;
摘要
分别采用离散传播辐射模型(DTRM)、基于球形谐波法的P1模型和罗斯兰德(Rosseland)模型对Texaco水煤浆气化炉激冷室下降管内的辐射换热进行数值模拟。探讨了合成气衰减系数在0.4~4范围内变化时,合成气与下降管内壁水膜的热质交换特性以及下降管内多相介质的轴向温度分布规律。将模拟结果与工业运行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Rosseland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际吻合较好,下降管出口水温在500~600K,并且高温合成气温度降主要集中于下降管上半部分。应用Rosseland模型模拟下降管内的辐射换热过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蒸汽-冷流体接触冷凝流动的数值模拟 [J].
李会雄 ;
邓晟 ;
李良星 ;
陈听宽 ;
王飞 .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5, (06) :65-68
[2]   池火灾热辐射的数值研究 [J].
李慧 ;
蒋军成 ;
王若菌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5, (10) :11-14+2
[3]   辐射离散传播法在三维圆柱腔体辐射传热计算中的应用 [J].
顾明言 ;
章明川 ;
范卫东 ;
田凤国 .
热能动力工程, 2005, (05) :482-485+551
[4]   蒸发、等温或冷凝薄液膜二维表面波的通用时空稳定性方程 [J].
叶学民 ;
阎维平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4, (03) :205-210
[5]   竖直细管内高速空气-过冷水环状两相流的蒸发-对流耦合传热特性 [J].
易杰 ;
刘振华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3, (08) :184-187
[6]   蒸发或冷凝薄液膜的空间稳定性分析 [J].
叶学民 ;
阎维平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2, (12) :27-32
[7]   空气-水两相流压差波动研究 [J].
白博峰 ;
郭烈锦 ;
陈学俊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2, (03) :23-27
[8]   气液两相流流型在线智能识别 [J].
白博峰 ;
郭烈锦 ;
陈学俊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1, (07) :47-51
[9]   IGCC系统专用单元模型研究 [J].
邓世敏 ;
危师让 ;
林万超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1, (03) :35-37
[10]   水煤浆气化系统数学模拟 [J].
王辅臣 ;
刘海峰 ;
龚欣 ;
于广锁 ;
于遵宏 .
燃料化学学报, 2001, (01) :33-38